1922年初,拉尔夫·H·布斯在纽约一场拍卖会上以4200美元的价格拍下了一幅梵高《戴草帽的自画像》。他买下的是美国博物馆拥有的第一幅梵高作品。
底特律艺术学院正在展出的“梵高在美国”庆祝的正是百年之前里程碑式的收购,该展览回溯梵高在美国从近乎默默无闻到家喻户晓的过程。
【资料图】
然而,一位巴西艺术品藏家提起诉讼称,展览中梵高1888年的作品《小说读者》为其被盗作品。
巴西艺术品收藏家提起诉讼,声称《小说读者》从他那里被盗。
这位巴西艺术品收藏家名为古斯塔沃·索特(Gustavo Soter),他声称底特律艺术学院从未具名者处借展的《小说读者》,该作品的收藏者并非作品的合法所有者。
《小说读者》描绘了一位年轻的黑发女子正在阅读。根据诉讼,索特于2017年以37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这幅画,随后“第三方立即占有了这幅画”,但索特“从未将这幅画的所有权或任何权益转让给该第三方”。第三方于2017年5月占有这幅画以来,索特一直不知道该画所在,最近得知这幅画是底特律展览的一部分。诉讼要求展览结束前将这幅画交给索特。
联邦法官命令底特律艺术学院在1月19日举行听证会之前不得移动这幅作品。
这一诉讼,让公众再次关注“梵高在美国”这一展览。据悉,展览展示了74幅梵高的作品(包含油画、水彩画和素描)、版画和蚀刻画各1幅,以及塞尚、高更、马蒂斯等艺术家的6幅作品。这些作品借展自全球50个机构和个人。
梵高,《自画像》,1887;底特律艺术学院于100年前购买的一幅画,在展览中有一整面墙属于它自己。
展览以梵高20世纪上半叶成为“明星”的历程为核心,聚焦梵高及其作品如何激发了公众的想象力。“我们不仅在讲述美国人和美国博物馆如何收藏梵高的故事。”该研究所所长萨尔瓦多·萨洛特-庞斯(Salvador Salort-Pons)说,“更在讲述艺术家的形象是如何被塑造的。”
展览以《梵高的椅子》为始,这是一把粗糙的黄色草编木椅,创作于1888年法国南部的阿尔勒,两年后,37岁的梵高去世。
展览策展人吉尔·肖(Jill Shaw)认为这把空椅子抓住了展览的精神。“这是他的椅子,但本人却不在场。如同如今梵高在世界范围内无处不在。但他本人却不在。”
梵高,《梵高的椅子》,1888,伦敦国家美术馆藏
梵高在美国的第一个重大突破是1913年在纽约举行的军械库展,该展展出了1300件现代艺术作品,梵高与毕加索、马蒂斯、杜尚等备受推崇的艺术家并陈。此后,该展在芝加哥和波士顿巡回。当时展览中的12幅梵高作品在如今底特律的展览中展出。
1913年的军械库展览,该展览在波士顿和芝加哥巡回展出,这是梵高在美国的首个重大突破
1920年,位于第五大道的蒙特罗斯画廊 (Montross Gallery) 举办了一场壮观的个展,展出了67件作品,对梵高的知名度又一次获得了巨大的推动。
“梵高在美国”展览现场
这两场重要的展览,梵高的嫂子约翰娜·梵高-邦格(Johanna van Gogh- bonger)在幕后发挥了重要作用,她是梵高数百幅油画和素描的所有者。她的丈夫提奥(梵高最亲密的兄弟)于1891年去世。梵高生前只卖出了几幅画,去世以后,他嫂子(28岁的英语教师)为他的艺术创作争取认可。虽然起初备受冷遇,但逐渐经销商、收藏家、艺术家和其他梵高早期的粉丝开始帮助她。
在底特律展览中,六幅梵高作品围绕着梵高-邦格怀抱儿子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的照片,致敬她的付出。
梵高的嫂子梵高-邦格抱着她尚在襁褓中的儿子文森特·威廉·梵高,展览以此在让公众关注在梵高的推广上,梵高-彭格发挥了关键作用。
梵高在欧洲被认可后,她来到纽约推广梵高,在军械库展览中,她提供了大约一半的梵高作品。她在1915年搬到纽约,蒙特罗斯画廊展出梵高作品,皆来自于她。1921年,在她和画廊的推动下,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行的首次印象派和后印象派展览中展出了四幅梵高的画作。
虽然,军械库展览中,梵高没有作品售出,在蒙特罗斯画廊的推广之后,也仅有三幅售出。但是美国人第一次看到了梵高的作品。
梵高-邦格出版了一本关于文森特·梵高的回忆录,以及梵高写给提奥的数百封信,这些为后来的学术研究、书籍建立基础。
1925年,梵高-邦格在63岁生日前夕去世。1935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大型梵高个展,她的儿子文森特·威廉·梵高和一家荷兰基金会提供了大部分作品,展览在美国8个城市和多伦多巡回。
到了1935年,美国芝加哥、密苏里州堪萨斯城、圣路易斯等多地博物馆入藏了梵高。如今数十家美国博物馆拥有梵高作品。
梵高,《收割的麦田》,1890
从荷兰开始,展览以三个展厅回溯了梵高的绘画生涯——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935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览相似,沿着巴黎、阿尔勒、圣雷米精神病院的时间线索,直至巴黎附近瓦兹河畔奥维尔村结束,梵高在那里死于枪伤。是否是自杀仍有争议。
梵高,《罂粟花田》,1890
梵高,《奥维尔渡口》,1890
好莱坞电影也对梵高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展览最后一部分关于好莱坞和梵高。其中最令人难忘的是1956年的作品《生命的欲望》,化妆师使用梵高自画像作为指导,让演员与艺术家在形象上接近。这一展厅中的大部分作品均在电影中出现。电影改编自1934年畅销的同名传记小说,突出了梵高一生中最糟糕的时刻,这打动并让更多人了解梵高。
左:1934年欧文·斯通写的梵高传记小说;右:柯克·道格拉斯在这部1956年的电影《生命的欲望》中饰演梵高,学者们批评这部电影夸大了艺术家的生活。小说为电影奠定了基础。
展览以法国奥赛博物馆藏《星夜》为终,但《小说读者》的未来归属却成谜。
梵高,《星夜》,1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