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15时58分,中国电科第39研究所工作人员在户外进行天线增益调试时,一道闪电划过天际。
(资料图片)
7月8日,晨雾下的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项目状如一颗巨大的“千眼天珠”。
7月7日,技术人员在百米高的子午工程二期定标塔上调试设备。
7月7日,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项目运维人员张扬在大雨来临之前调试天线。
7月7日,“90后”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工程师杨洋穿戴着自己改造的防紫外线服装和头套在户外进行系统总体调试。
7月8日,中国电科第16研究所工程师张铮(右前)与同事一起负责调试天线。
7月8日,中国电科第16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马群进行工程接收链路分系统测试。
7月8日中午,子午工程二期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项目副主任设计师武林抓紧时间在办公室午休。
7月8日,工作人员郎杰志玛对300多册完整记录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项目建设的文件进行归档。
今年3月28日,通过已初步集成完毕的146个单元天线,科研人员首次成功识别出脉冲星闪烁,初步验证了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用于脉冲星探测的能力
7月8日,甘孜州稻城县噶通镇天气说变就变。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项目建设现场,中国电科第39研究所现场施工负责人叶爱林和同事正在进行天线增益调试实验。突然,一道闪电划过天际,轰隆隆的雷声过后便是倾盆大雨,叶爱林和同事不得不停下手中正在进行的实验,临时找地方躲雨。“这雨下不了多久,等雨停了,我们再继续。”在项目建设现场已工作了480多天的他,被同事们称作半个气象“土专家”。他不仅能“察言观色”看懂高原上的云彩,还能大差不差地推测出天气变化。在海拔3800多米的噶通镇,许多科研人员像叶爱林一样,默默奋战,希望在建的这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能早日运行,为中国空间科学事业的发展提供关键性的探索帮助及技术支持,使我国步入世界空间科学领域的先进行列。
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项目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的标志性设备,是全球规模最大、性能最强的太阳射电成像观测设施,是中国科学家为探秘日地空间环境布下的一张大网中的关键点。它是由313台直径6米、形似锅盖的天线构成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天线均匀分布在直径1公里的圆环上,由圆环中心100米高的定标塔为整个观测链路提供定标基准,状如一颗巨大的“千眼天珠”。望远镜工作在150兆赫兹至450兆赫兹的射电频段,对太阳爆发活动进行成像成谱观测。建成后,能够实现实时监测太阳,监测太阳射电耀斑,跟踪日冕物质抛射(CME)的形成、演化和进入行星际的全过程,对子午工程二期探索高时空分辨日地空间环境动态特征和变化规律起到重要作用,并将在脉冲星搜索等夜天文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在高海拔地区,稀薄的氧气和强劲的大风给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项目建设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然而,一批批年轻的科研人员毅然选择奔赴高原一线,为子午工程二期的顺利建设奉献青春力量。从2018年至今,子午工程二期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项目副主任设计师武林靠双脚踏遍这里的每个山头。中国电科第16研究所的女性高级工程师马群也是长期扎根在项目上,干起活来一点不输男同事。
2021年11月13日,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项目设备完成系统集成。这标志着当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已初步成型,进入联调联试阶段。经过科研人员和建设者们数月的奋战,今年3月28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科研团队利用已初步集成完毕的146个单元天线,首次从连续射电图像中成功识别出脉冲星闪烁,识别出脉冲星J0332+5434在图像中的闪烁,脉冲星定位精度达到1.8角分,初步验证了设备用于脉冲星探测的能力,为拓展其应用奠定了基础。
这些奋战在高原一线的科研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密切合作,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和技术手段,为子午工程二期的科学研究提供着有力支持。
记者 何海洋 吴聃 摄影报道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