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不惊人死不休,是艺术游戏的内在律令。放弃主题、观念,在普通空间、平凡时光中寻找触动自己之处,叶恒贵看似删繁就简、返璞归真,其实选择了更有难度的艺术方向。
现实从来都是芜杂乃至荒谬的。叶恒贵的绘画把平凡琐碎庸常荒谬照单全收,但经过视觉魔术般的各种处理,这一帧帧图像透明清澈恬淡平静。平凡琐碎庸常荒谬,是我们无奈面对的现实处境;但透明清澈恬淡平静,是心态、趣味所致,和人生历练、修养息息相关。具体到叶恒贵的画面中,这心态、趣味、历练、修养,又体现为锤炼多年的绘画能力,各种巧妙独特和苦心孤诣,隐藏在不动声色的自然随意中。在争奇斗艳的酷炫景观时代,不借助主题、观念,不进行理想化的处理,单单依靠视觉的魅力,叶恒贵再度让破碎黯淡混沌浑浊的平凡生活值得注视。它们在他的画面中依然琐碎无序,但能量焕发,活色生香乃至熠熠生辉,显露出这些绘画的高难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策展人 杜曦云
《远处的风景》布面油画130x180cm 2022
艺术家叶恒贵的作品拥有直击人心的力量,他画面特有的碎片化场景和日常化处理,却拒绝惊世骇俗,连情绪都不会刻意植入,但却拥有抚慰人心的能量。
《门前的光》布面油画50x60cm 2021
他让人惊艳的艺术履历和创作才情,并没有让他很热烈地去迎合这个时代,反倒一直是返璞归真的像个隐士般生活。作为一个情绪内敛的人,纷乱繁杂的各种主义对于他来说都是身侧的浮光掠影,他的作品不服从于任何主义。
一直以来,叶恒贵始终在默默的作画,他的岁月被定格在目光穿越的任何可能之中,有时候画面中的不可名状感如同他亲自编织出的视觉大网,里面有艺术家所有的隐忍、铭记,甚至那些看似毫不相干的碎片化场景,皆被牵扯于他创作的脉络中,被画面定格。
《树与楼》布面油画180x240cm 2019
1989-1998 ·背影
80年代,正是前卫艺术风起云涌之际。正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的叶恒贵身边有很多同学被各种新思想、新潮流裹挟着踉踉跄跄地寻找着自己的艺术表达。而叶恒贵却总是沉浸在自己的画室里,这造就了叶恒贵身上一种不同寻常的沉着和冷静。
叶恒贵在美院与导师和同学合影 左起叶恒贵 朱乃正先生 吴小昌先生 詹建俊先生 曾浩 段江华
也是基于这样的性格以及思考方式,叶恒贵对卢梭等法国“稚拙派”艺术一见倾心。叶恒贵认为“稚拙派”是西方现当代艺术的源头,对它的关注即可以对西方现当代艺术的流变进行有效把握,而更重要的是“稚拙派”以对原始质朴的追求实现了对绘画语言的发现与再造,犹如“凤凰涅槃”式的在否定之中而脱胎重生。
1989年,叶恒贵从中央美院毕业,被分配到湖北武汉的华中师范大学美术系工作。他仍然坚持着自己的日常抒情,创作了大批颇为雅致的作品。此后不久,叶恒贵连续参加了几届中国油画展,因其作品带有的优雅气质,以及将日常事物引向形而上的诗性追求,而开一种淡雅古朴的画风,被专业界所关注,由此崭露中国当代画坛。
《女人体》(入选《中央美术学院·素描60年》)1986
不过,90年代的中国当代艺术处在敏感地带,从关注艺术转向了关注社会。这是“玩世现实主义”、“政治波普”和“艳俗艺术”等艺术潮流泛起的背景,也是玩世、泼皮和调侃之风盛行的原因。
《帅克之神像》(参加首届中国油画学会展)173x126cm 1996
在这样一个社会大背景下,尽管叶恒贵的艺术因为塑造了某种悠远的诗意,而受到不少专业人士的关注与认可,但由于与整体的艺术潮流不符,却始终处于某种边缘地带。那些年,叶恒贵就是这样坚持逆流行走,有足够的自信远离时代潮流,在自己的艺术风格中默默地潜行,创作了不少有意思的作品。
1998-2006· 表情
“表情”系列亦是如此。90年代末期的叶恒贵得到了回到母校读研究生的机会,毕业后,他决定留在北京,成为一名职业艺术家。叶恒贵意识到图像的重要价值,并开始在自己的创作中进行有效“利用”。他以现实中的人物肖像为描绘对象,借用了流行图像中最突出的“大头贴”形式,但是艺术家又以“表情”作为创作关注的焦点,在现实图像的基础上进行大量“扭曲”和“变形”,使之达成某种匪夷所思的效果。
《表情》系列
事实上,叶恒贵对于图像的肆意利用,表面上或许被阐释为以画家的身份对图像真实性本身的怀疑,然而在更深的层面上,这也隐含着他对现实生活的审视眼光和质询态度。沿着这样的思路,叶恒贵逐渐展开了自己的艺术创作。
2006-2013 ·社会
在这一时期,叶恒贵执着于对自我表达的探索,他尝试了很多关注现实社会的题材。
“大场面”系列,通常是中国社会生活中引人关注的视觉焦点,它涉及了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叶恒贵选择的“大场面”,大多是普通人的生活部分,一方面刻意回避了与“大事件”或者“大新闻”之间的现实联系,一方面艺术家也认为这些普通人的生活才是中国现实生活中最真实的组成。
在这一系列中很多的场景都与“天安门广场”联系在一起,而描写的对象大多是匆匆经过的“游客”。为了制造所谓的真实性,画面的图像刻意呈现出了某种的不完整性,仿佛是随手的拍摄甚至是“偷拍”的效果,譬如明显偏低的镜头位置和仰角的视线角度。
《大场面》系列
“风景”系列是在看似平静如水的画面背后隐含着艺术家独立而自在的创作态度。艺术家有意识地利用了“对焦”的日常经验,刻意将远景表达得清晰明了,而将突出的近景表述为朦胧的一片。这种反向的处理方式,充分利用了摄影术的原理,但是却与现实生活的体验背道而驰。
《风景》系列
对于叶恒贵来说,这个时期是困惑的,在艺术的世界中,叶恒贵徘徊与犹豫。也在将创作观念与当时流行题材当中感到迷茫。
《发布会》布面油画130x160cm 2013
但是,在寻找和尝试中,叶恒贵始终在自我反思,其反思的结果,就是回到原初最本真、最朴素、也是最自然的表现状态,既不被主题所约定,也不被风格所规范,而是由心出发,去捕捉生活中隐藏的激情和流逝的诗意,创造属于自己的自然主义艺术观。
2013-2023· 日常
从2013年开始,叶恒贵开始放慢自己创作的速率,并信奉一种自然而然的因缘际会。很多的创作仿佛重新回到了起点,譬如他的“静物”系列,其题材令人联想到他90年代初的《静物》,但画面已经清净得只剩下一件物什,单纯得只有了一个颜色。
《书》布面油画50x60cm 2023
叶恒贵似乎已经触碰到了所谓真实性的真实本质,它无需基于死板的逻辑,它也不依赖于刻意的推理,只有发自内心的真诚才能够感受到它的存在意义。
《门口的草》 布面油画50x60cm 2020
关于艺术家:
叶恒贵,1962年6月生于安徽马鞍山。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1998年入读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现居北京,职业画家。
关于策展人
杜曦云,1978年生,2000年于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2006年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获硕士学位。曾任上海昊美术馆副馆长、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副馆长。
策展人对话艺术家Q&A
杜曦云:你有非常精彩的写实技术,放弃掉不觉得可惜吗?
叶恒贵:问题在于你怎么看待技术?技术如果不在艺术范畴,没有意义。我没有想到我丢掉了技术,我也没有想到我重视了技术。我其实没有放弃写实技术,我一直从具象里面寻找灵感,我认为抽象应该是现实的。此外,还有对当下生存的感受,符合时代气息。
总之,技术是直接来自我的神经系统。我不反对技术,绘画肯定是有技术的。任何一种绘画形式,无论具象还是抽象,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对错,只有好坏。
《画画的孩子》布面油画40x80cm 2021
杜曦云:抽象应该是现实的?你是指即使形态看上去是抽象的,但其实来源于具象?
叶恒贵:是的。我注重事物的源头。无论哪种艺术形式,有自己的源头,才有可能和自己有关系。
杜曦云:你的源头是观察吗?
叶恒贵:是的。观察有思考的含义,是我和现实的关系及当下生存的感受。也就是说我怎么对待现实,怎么和它相处,才能充分表达自我。
《画室》布面油画50X65cm 2018
杜曦云:你的新作介于具象和抽象之间,图像往往平淡无奇,构图是碎片感的……对一个画家来说,这样的画面很难“画”!你是有意这样吗?
叶恒贵:我选择图像不是刻意的,是我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很多图象就在身边。如果有某种抽象的形式启发了我,它就不平凡了。
在创作过程中我反感“系列”。我想把风格藏起来,没有固定体裁,也没有特殊手法,做到平淡自然。图象的碎片感也是现在生活的一个特征。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沉淀,一切自然会有。我欣赏的绘画是平淡、内敛、自我,而不是体现我有多强的绘画能力。艺术家所表达的形式或题材和自己有多大关系,这至关重要,比画的好坏还重要。现在有些年轻艺术家留过学,在国外也见过很多东西,绘画能力也非常强,画的非常好,画面都很成立,表达手段和材料都非常聪明,但缺少自我,和他没关系。
《两幅儿童画》布面油画40x50cm 2017
杜曦云:近年来影响你的艺术家有哪些?
叶恒贵:在思想意识方面启发我反思绘画,是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还有霍珀(Edward Hopper)。霍克尼给我的启发是:观念就是绘画本身。也可以说绘画没有观念。霍珀对我的影响也是思想意识方面:作品和艺术家的关系、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源头、表现手法。我觉得绘画没有别的,只是绘画本身。抛开所有的艺术话题或观念,把你的性情充分的表达。因为绘画走到今天只剩下这一块了。从理论上来讲,绘画已死;从个人角度,它不可替代。这坚定了我的绘画信念,我抱着绘画没有观念、无所谓什么话题的态度寻找自己的路。不是说艺术家要表达什么,而是要让别人知道艺术家表达了什么。
《草帽》布面油画50x60cm 2018
杜曦云:你的作品基调安静舒缓,与世无争。但1989年大学毕业的你,所处的都是剧烈变化的“大时代”。你的艺术作品是远离日常生活的通道吗?
叶恒贵:从生活这个角度来讲,我是个循规蹈矩的人。1989年毕业后我就离开北京,在武汉一所高校有稳定的工作。当时武汉也是当代艺术风生水起的腹地,但我无论在哪里都远离喧嚣,和潮流没什么关系,这是我性格决定的。
《帽子》布面油画54x46cm 2018
通俗的说,性格决定命运。作为一个艺术家,我不这么认为。与常人不同之处,才是你的珍贵之处,如果一个人的缺点转化为他的优势,是别人毫无办法、无能为力的。这也决定了我的艺术道路是漫长艰辛的。
19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处于蓬勃巨变时代,艺术家也处于动荡的不确定性中。我当然也不例外,无论生活、工作及作品都处于不稳定期,在艺术上也是带着矛盾和迟疑走到了今天,同时,各种潮流的刺激也触动了我,做了很多尝试,这种个人状态也浓缩了那个时代的特征。
《窗框的构图》布面油画100x80cm 2018
杜曦云:日常生活中启发你的,有共性吗?
叶恒贵:事物的共性才是最本质的东西。艺术家用自己的方式揭示事物的普遍性(即共性),寻求变与不变的永恒。抱有这种信念,是因为在我看来艺术一直没有变。在艺术上,我不喜欢“新”这个词。在绘画上,我不太追求所谓的新。我忌讳形式上的花拳绣腿,我不在乎手法的老套和传统。
关于展览:
展览名称:启发平凡
策展人:杜曦云
Curator/Du Xiyun
出品人:鲍禹
Producer/Brenda
策划:韩嘉成 温懂华
Planner/Hale Andy
展览时间:2023/03/30—2023/04/26
开幕式:2023/04/02(周日)下午16:00
VIP预展:2023/3/30-4/1
Exhibition time: March 30,to April 26,2023
Opening ceremony: 16:00 PM, April 02, 2023
VIP Preview: March 30,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