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伴随着民族文化的兴衰而不断演进,回首泱泱华夏文明成果层出不穷,建筑领域自然独树一帜,扬名海内外。
尤其是古建筑风格独特,因其特有的文化底蕴而屹立于世界建筑之林,永远焕发着其特有的魅力和生机活力。
中式建筑不仅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还为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所欣赏,自十三世纪,中式建筑特点及元素逐渐西渐。对于西方各个国家都或多或少地产生了影响,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早。
一时间,欧洲大地上开始涌现中式的建筑,这是早期中国“走出去”的重要文明成果,这与鸦片战争后被迫打开国门是两回事。
一、一顾倾人城:中式建筑对欧洲的初影响
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具备极高的地位,经过上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不断迸发着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欧洲建筑与伊斯兰建筑齐肩,并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中式建筑对于与我们一衣带水的日韩等亚洲国家都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现如今东亚国家的建筑也都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对于大洋彼岸的欧洲更是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欧洲人曾对中式建筑产生了近乎疯狂地向往。十三世纪,《马可·波罗游记》成为了欧洲人最早关注中国的一扇窗。
该书对于中国社会纸醉金迷的描写。使大量的欧洲人开始对神秘的东方产生了最初的幻想,对于中式的建筑也开始产生莫名的喜爱之情。
伴随着丝绸之路的开拓,神秘东方的茶叶和瓷器不断传入中东地区,欧洲大部分国家都能够购买到中国商品。
欧洲王室及平常百姓上下都掀起了浓厚的中国热,中国的建筑也开始流行开来。这份对中式建筑的欣赏和模仿,自十六世纪开始,狂热地在欧洲大地上持续了二百年。
直到十九世纪,大洋彼岸开始将目光从园林转移到实验室,新的世界格局开始演变,对于中式建筑的这份狂热才开始有些许消退。
十四世纪,欧洲的上层社会开始以使用和得到中国的瓷器、丝绸等艺术工艺品为骄傲,这些丝绸之路的商品一时间成为了大雅之堂的常客。
十五世纪在欧洲,尤其是浪漫的法国还有意大利,都热衷于模仿中国瓷器,众多造型中青花瓷最为流行,欧洲的市场上出现了众多“山寨”青花瓷瓷器。
民众不自觉地开始加入中国风的审美之中。十六世纪,海上航线的开辟加速了东方同欧洲的联系,中国的瓷器、丝绸等艺术品源源不断传入大洋彼岸。
学者往来也较之前更加密切,除了物质层面的商品,中国式建筑风格、中国的园林和寺庙等非物质文化也传入欧洲,自此,欧洲开始了长达二百年之久的中国式建筑热风。
十七世纪,利玛窦著《基督教远征中国史》一书,大量篇幅介绍了南京的富丽堂皇,宫殿和城墙都成了建筑美学之最,欧洲读者无一不心驰神往,对其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半个世纪之后,这份遐想有了具体的形状,合纽霍夫将这份建筑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欧洲人开始模仿实践。
十八世纪,欧洲大地上涌现了大量的中国建筑,中国式成为了最流行的审美。
不仅在新潮的城市中随处可见中国式的建筑,乡村的建筑风格也逐渐中国化,欧洲上下都开始以中国建筑风格为主流,这样的风气持续了两百年之久。
二、再顾倾人国:中国建筑在欧洲大地的盛行
伴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商人们使中国的瓷器和茶叶纷纷涌入欧洲的厅堂,交流学者们则带去了中式的建筑风格。
一时间一幢幢充满中国文化气息和中国元素的建筑在欧洲大地上拔地而起,欧洲人享受着来自中国建筑独有的山水园林带来的艺术滋养。
(一)瓷特里阿农宫
当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为了搏情妇蒙特斯潘夫人一笑,不惜花费重金在凡尔赛园林里建造了中国式的建筑,取名为“瓷特里阿农宫”,也称“蓝白瓷宫”。
宫殿采用南京报恩寺风格,取材琉璃塔,但在结构上仍采取法国建筑的风格,因此如果从性质上来说,该宫殿属于法国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物。
但在装饰中,装饰材料采取了中国的瓷器,由中国的蓝白色瓷砖按照中国工艺和审美样式进行装潢,因此这座宫殿是混合了中国元素的法国古典主义的建筑。
可惜好景不长,由于中国瓷砖的渗透性极强,水分过多,又加上法国地处高纬高寒之地,风霜雨雪的冲击导致瓷砖难以维持,因此每年都要重金维修,后忍痛拆除,“享年17岁”。
这座宫殿带给欧洲和国际的影响巨大,开创了瓷宫中国风的先河,虽建筑被拆除,但其遗留的中式瓷器的排列方式与装修风格,同法国古典主义样式结合,既体现了法国王室的威严与奢华,又彰显了中式建筑的清新与雅致。
自那之后,大批中式宝塔和网格样式的茶亭和“儒家式”的庙宇,在欧洲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二)中国塔
位于英国伦敦西郊的丘园也是中国式建筑在海外的代表作之一。
1750年,英国著名建筑师威廉·钱伯斯设计制造了中国风浓厚的图画式园林,名为“丘园”,并在2003年的时候加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其中包括中国式孔庙、清真寺、岩洞以及中国塔,可惜的是,除中国塔外,其余建筑皆被毁。
钱伯斯是一个充满情趣的设计师,他在设计制造的时候力图使用中国园林泉水岩石的元素,设计出一个充满趣味的园林,在取材方面,故意寻找奇花异石。
建筑的细节之处更是精益求精,讲究精雕细琢,又讲究奢华的排面。1762年,钱伯斯在丘园中设计制造了一座中式宝塔,沿用了中国建筑的风格。
钱伯斯未曾踏上中国的领土一睹中式建筑的真颜,从荷兰旅行家约翰·尼霍夫出版的《荷使出访中国记》中寻找灵感,模仿插图中南京报恩寺琉璃塔的外形,加之自身的建筑设计风格,也就有了设计的灵感。
在那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以南京报恩寺的琉璃塔为原型和灵感来源的丘园塔成为了欧洲人模仿中国建筑的代表之作。
但其实,在所谓中国塔的建筑中,中国建筑文化的内涵底蕴并没有很好地融入到建筑本身,其体现的中国风格也不过是中国建筑中一些中国元素的皮毛而已。
或许这份文化背景的差异永远不会消除,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无疑是为文化多样性又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
(三)匹尔尼慈堡
匹尔尼茨堡位于德国东部,不仅是德国本土,更是欧洲最大的、最富中国与远东风格的宫殿建筑之一,如今更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匹尔尼茨城堡公园。
从外形上看,建筑风格呈现弧形,类似中国建筑中“反宇”的设计。远远望去,梦回民国。
该建筑看起来清新雅致,富于浪漫主义的气息。宫殿内部依旧沿用中国式风格,首当其冲的就是瓷器的广泛使用,除了瓷器,还有中国风格的漆器和屏风。
整个建筑既彰显了现代主义风格的清新唯美,又不失中国古典的雅致美感。
1717年,该建筑被用来做举办庆典之地,当权者既是德国国王,又是波兰国王,他虔诚地相信“君王通过他的建筑而使自己不朽”。
因此大费周章广招贤才,举欧洲各国之力召集最负盛名的建筑师和设计师进行宫殿的设计制造,其中就包括对于匹尔尼瓷堡的改造。
他们将城堡一分为二,分为了河边宫殿与上层宫殿,两座宫殿由一座庭院相连接,庭院内有一座水池,典型的洛克式风格。
(四)中国宫
位于比利时的中国宫也是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式建筑,但是在历史上,是中国式建筑在海外盛行的绝笔之作。
中国宫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式建筑,从外观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阁楼和八角亭,这是属于中国建筑文化骨子里的和谐。
1900年,法国巴黎为了举办万国博览会,特意雇佣来自中国的能工巧匠设计制造具有中国风格的建筑,也就是这座中国宫。
这座中国宫使那场万国博览会增色不少,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尤其深受比利时国王的青睐。
国王斥巨资将这座中国宫以及八角亭买了下来,一起买走的还有当时在其附近的一座日本风格的木结构方塔。
比利时国王买回这几座宫殿之后,将其安置在拉肯宫的后花园里,为王室专有。如今用来存放中国的陶瓷器具,并成为了专门且最大的中国陶瓷器收藏馆。
三、佳人再难得:中国建筑在欧洲的消沉
伴随着十九世纪的开端,中国式建筑在国际上已经不受从前那般受欢迎了。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中国文明的兴盛带动国际社会热爱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但随着十九世纪的开始,不知是欧洲人出现了审美疲劳,还是中国的政治在当年不如以往兴盛,中国式建筑风格不再出现在欧洲的街头巷尾,更别提皇室园林了。
在那之后,欧洲大地上的中国建筑不再成为大洋彼岸竞相吹捧的风格,欧洲人的审美永远忠于他们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或许这两百年的喜爱只是惊鸿一瞥,逐渐消沉于社会舆论才是欧洲人兴尽晚回舟的体现。
结语
当中国人在园林中喝茶听曲时,欧洲人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这是两种文明的冲突,但绝对不是两个国家高与低的分歧。
历史是前人所写,后世的我们不敢妄加评论,但我们深知中化文明几千年的丰硕成果其实更需要我们华夏子孙自己传承,中国式建筑在欧洲大地上消沉或有遗憾,但也情理之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是我们需要引以为豪的根本,也是我们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底气。
守护我们的中国式建筑,传承传统文化,积极开展文化交流, 将自家珍宝名扬海外,让大国崛起的轰鸣始终奏响在寰宇之中。
参考文献:
《马可·波罗游记》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建筑设计》
《基督教远征中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