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不知道幼儿园中班案例分析大全_幼儿园中班案例分析是什么意思,其实他的意思是非常简单的,下面就是小编搜索到的幼儿园中班案例分析大全_幼儿园中班案例分析相关的一些知识,我们一起来学习下吧!
【资料图】
1、中班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一踏进教室就有幼儿向我告状,说东西不见了。
2、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帮幼儿整理书包的时候,无意中发现贝贝的书包里有许多东西。
3、仔细一看,正是很多小朋友先前丢失的东西。
4、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5、 在我的眼里,贝贝是个乖巧、懂事又内向的孩子。
6、这件事发生在贝贝的身上,我觉得很惊讶。
7、拿别人的东西属于一种偏差行为,如果不经教育,很可能影响到幼儿日后的发展。
8、该如何处理这件事呢? 为了更客观地分析贝贝的行为,我首先对她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跟踪观察。
9、观察发现,贝贝“拿”的东西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小朋友带到幼儿园的玩具;另一类是幼儿园里的玩具或者一些食品。
10、这些东西有一个共同特点——很小,比如玩具上的小零件等,这些东西都可以捏在手心里或放在口袋里。
11、玩具基本上是新的或是比较特别的,贝贝没有玩够或者没有机会玩的。
12、贝贝拿东西的时间通常是在自由活动以及活动与活动转换的时候,因为这些时候幼儿都分散在教室、卧室、餐厅、盥洗室等各个地方,教师的注意力相对也比较分散。
13、 我和全班幼儿一起商量什么时候是玩自己玩具的时间,大家一致认为每天早餐以后是游戏的最好时间。
14、我们就把这个时间作为玩具固定的分享时间。
15、那在哪里玩比较好呢?孩子们认为就在活动室的中间区域比较合适。
16、于是,分享玩具有了固定的区域。
17、接着,我又腾出一个玩具柜,专门供幼儿摆放自己的玩具。
18、这样,幼儿所有的东西都有了自己的“家”。
19、我还和幼儿约定,既然玩具带到了幼儿园里,就要愿意与每个人分享,但同时提醒幼儿玩之前要征得玩具主人的同意。
20、 为了保护贝贝的自尊心,尽可能地把不良反应减到最低,每个星期五,我都要幼儿玩“玩具回家了”的游戏,用游戏代替调查帮小朋友找到丢失的东西。
21、幼儿回家前都要整理书包。
22、我用一个废纸箱,让幼儿在整理书包的时候把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拿出来放进箱子里。
23、等幼儿整理完书包大家再一起整理纸箱,是幼儿园里的东西就送回“家”,是小朋友的东西就还给主人,没有用的废弃物则扔进垃圾桶。
24、 我觉得,拿走一个放在固定地方的玩具比拿走一个随意放置的玩具更容易被发现,而且当教室里的各类物品被随便放置时,没有人明确知道教室里有什么东西。
25、于是我在每一件玩具和橱柜上都贴上标签和标记,让每一件玩具都有固定摆放的位置,这样,教室里所有的东西都显得很重要,而且容易发现缺少了什么。
26、 看到贝贝在玩别人的玩具时,我会对他说:“你玩一会儿小朋友的玩具,马上就还给他了,对吗?”在我的提示下,贝贝会把玩好的东西还给别人。
27、看到贝贝在整理玩具的时候,我会马上表扬他、鼓励他:“谢谢你帮助老师把玩具送回家,你做得真好!大家都能玩了!”正面的肯定和表扬强化了贝贝的正确行为。
28、 发现自己的孩子有类似行为时,家长可能采取一些过激的方式解决问题,我和贝贝的爸爸妈妈作了交流,和他们一起寻找合适的方法。
29、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班级里再也没有幼儿说东西不见的情况了。
30、 结合对贝贝行为的观察及年龄特点的分析,我认为:贝贝的行为属于一种偏差行为。
31、所谓偏差行为,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中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或违反了既有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也被称为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差异行为等。
32、贝贝拿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同伴时常告状。
33、可见,贝贝的行为偏离、违反了“既有的社会规范”,即幼儿之间正常交往的规则。
34、其次,三四岁的幼儿常常分不清想象和现实,对于他人和自我的区别也不是非常明确。
35、贝贝对那些小东西很感兴趣,所以就拿走了。
36、综合起来,导致贝贝偏差行为的原因可能有:贝贝对“所有权”概念理解模糊,对集体交往时的规则不太明确,自制力教弱。
37、 由于这一行为与幼儿的年龄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应对策略上,我坚持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原则,以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为目的。
38、在操作上,注重从细节出发,不过分关注贝贝,尽可能以集体的形式解决个体的问题。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