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的闭幕日,上海博物馆首次24小时全天开放。令馆长褚晓波感到惊喜的是,深夜里的蒙蒙细雨也未能挡住观展者的热情,“仅0点到1点,就已经有600多人进场观展了”。
6日23时
【资料图】
距离活动开始还有一个小时,上海博物馆门前等待入场的队伍就已经排了几道弯,其中既有趁着展览结束前来观展的上海市民,也有早早订好门票、远道而来的游客。
来自山东烟台的程女士和上海本地人汪女士在队伍中结识。程女士跋涉900公里,订了三晚酒店,从4日开始连续几天都泡在了上海博物馆的展厅里,汪女士则是22时下了晚班直奔上博。“我很羡慕她(汪女士),随时可以来看这么难得的展览。”程女士坦言,“但为这场展览特地来一趟上海也是非常值得的。
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李峰介绍,“从波提切利到梵高”展的观众,有50%是从外地赶来的。这场展览也拉动了整个上海的文旅消费。
7日0时
一楼大厅里,竖起一面背景墙,上面显示着时间。当时间从23时59分59秒走到00时00分00秒的一刻,展览也迎来了最后一天的第一位观众——从浙江杭州赶来的王女士。作为幸运的“第一人”,她收到了上博准备的文创礼包。因为没有抢到线上票,王女士决定抓紧最后的机会来现场碰运气,昨晚一下班,她立刻乘高铁前来,排在了队伍最前面。
第一时间进场的还有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的粟多辉,这是他第七次参观。他驾轻就熟地走到伦勃朗《63岁的自画像》前,“义务讲解员”一般向大家分享画作背后的故事。“这样难得的真迹,就得来现场看,每次看都有新体悟。”粟多辉不仅在现场做义务讲解,还将画作拍下来分享给亲朋好友。
7日1时
来自湖北武汉的田先生在文创商店里购买了半价优惠的展览图录,带给因学业繁忙不能前来的儿子。这几天,他在上海度过了一个充实的“文艺周末”,5日下午在上海大剧院观看了中文版音乐剧《剧院魅影》,今天凌晨来看“从波提切利到梵高”,明天还会去东一美术馆看“波提切利和文艺复兴”。“4天看完三场‘盛宴’,这一趟来上海可太值了!如此密集地呈现这么高质量的作品,不愧是‘魔都’。”
据悉,上博为展览设计了200多款文创产品,光图录就卖了2万多册,主题午餐每天也卖出上百份。越来越多观众都在期待更多元的文化体验。
7日10时
已经热闹一整夜的展馆内迎来了一波高潮,4位角色扮演者在大厅内的楼梯平台上亮相,让名画中的“红衣男孩”(下图,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 摄)“年轻公主”“波塞尔”以及“伦勃朗本人”走进现实世界。一时间,排队合影的观众在楼梯口围成一圈。张艳晨也是其中之一,看到这场角色扮演活动,她又惊又喜:“我原以为Cosplay只有漫展有,没想到高雅艺术也可以这样玩,一下子拉近了我们和大师之间的距离,艺术也变得有趣又亲近了。”
7日11时
紧随着角色扮演的亮相,上海戏剧学院二重唱组合(下图)也登上楼梯平台。婉转的歌声与室外的晨光、室内的画作相得益彰。
“音乐配画,一加一大于二。”第一次在博物馆里听音乐会的史先生说,“视觉和听觉双重美的享受,让我沉浸在艺术世界,仿佛灵魂都受到涤荡。”即便对“博物馆常客”来说,0时入场看展、边看展边听音乐会、看到画中人“走”出画框,也是相当新奇的体验。这些是上海博物馆的创新性尝试。(新民晚报记者 吴旭颖)
后续活动安排
>>>13时:4位角色扮演者在文创商店入口、餐厅、茶室、光影展入口分散亮相,与观众互动。
>>>18时:器乐弹唱组合荟熠音乐在楼梯平台演出维瓦尔第的《春》、威尔第的《饮酒歌》、萨蒂的《吉姆诺佩蒂舞曲》等曲目。
同时,线上直播正式开启。
>>>19时30分:众多专家和志愿者代表齐聚高清影视厅,举办专题研讨会,畅谈他们眼中的“从波提切利到梵高”。
>>>20时:山谷人声乐团亮相楼梯平台,带来阿卡贝拉表演。
>>>21时: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在楼梯平台献上“神秘曲目”。
>>>24时:馆长褚晓波送走最后一位观众,并通过直播预告后续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