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10月15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施洞镇党岗略村,杨再良为龙头裱漆。今年48岁的杨再良,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施洞镇党岗略村村民。受父辈的影响,杨再良从小就跟着父辈学习独木龙舟龙头。
苗族独木龙舟节是流行于清水江两岸和台江县巴拉河下游两岸一带苗族群众,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传统民俗,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月25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施洞镇党岗略村,杨再良(右)和徒弟在制作苗族独木龙舟龙头。
龙头是独木龙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精心雕刻的20多个龙头,都栩栩如生、独具特色。他还通过技艺传授、展示等方式,传承和弘扬龙头雕刻技艺,深受村民喜爱。
龙头的制作工序复杂,有砍料、出胚、雕琢打磨、裱漆等工序。
10月15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施洞镇党岗略村,杨再良为龙头裱漆。
杨再良向游客介绍独木龙舟节文化。近年来,随着当地乡村旅游建设的不断推进,推动“独木龙舟文化”向“旅游经济”转型,杨再良接到的订单越来越多,农闲时节变得更加繁忙。
10月15日,杨再良在调制裱漆用的颜料。“让龙头雕刻技艺焕发新的生机,让更多的人到我的家乡了解独木龙舟文化。”杨再良说,这是他的梦想。(工人日报通讯员 蔡兴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