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在乐山市生态环境局举行的2022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市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委员会就乐山市近年来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
厘清了生态修复本底。按照中央统一部署,乐山于今年8月底基本明确“三区三线”边界,落实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其中,生态保护红线332.21万亩,占国土面积的17.4%,确保生态环境安全;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90.68万亩,占耕地总量的79%,确保粮食安全;划定城镇开发边界34.83万亩,强化开发建设的刚性约束,促进边界内土地集约高效利用。
确定了修复基本框架。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编制了《乐山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该规划综合了自然地理和生态空间特征,构建“六山六川·两屏三区六廊”的生态修复格局。
健全完善“林长制”。在2021年全面设立市、县、乡、村四级林长的基础上,印发了《乐山市林长制运行规则(试行)》《2022年乐山市林长制工作要点》等六项制度。探索建立“林长+检察长”“林长+警长”机制,推广“专家林长”“林区检察长”等模式,严格林业生态保护修复。
持续推进“河湖长制”。在河湖治理方面,持续推进中小流域治理、工业污染防治、生活污水治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各种水体污染整治行动。乐山市城市生活垃圾环保发电一期项目投运以来,将生活垃圾资源化,从源头减少垃圾入河现象的发生。全市河湖水质改善明显,市本级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
开展全域修复治理。加快推进6个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马边成为第一批国家级绿色矿业示范区。按照今年5月印发实施的《乐山市矿山生态修复问题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已完成问题摸排,150个存在问题的矿山正按计划完善整改方案,将利用一年时间彻底整改到位。全市29宗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矿业权正依法有序退出。沙湾区轸溪镇、井研县周坡镇分别被确定为国家和省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镇。沙湾大渡河国家(试点)湿地公园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成为国家湿地公园。
“十四五”时期,我市生态保护与修复将进一步融入和服务国家关于长江流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以源头治理为重点,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推进高质量国土绿化、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管、推动小流域源头截污、建立健全“田长制”。市自然资源局正牵头制定《关于全面推进田长制的实施意见》,构建市县乡村“四级”网格化监管体系,形成耕地保护“卫星天上拍、田长地上察”的新机制,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
来源:乐山市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