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夏尽,时节已过立秋。浅浅的秋,用一片桑叶、一根蚕丝,在千年丝绸文化中,在草木清香间,托起百姓们的幸福梦。
以“一叶知秋”理念,朝天区建成集“示范带动、科技推广、营销服务、文化展示”于一体的朝天蚕宝园,并成功创建为省级科普基地、市科普教育基地。
这只是广元市推动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强势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广元市坚持“大项目促大发展”工作思路,依托招商引资解决产业发展资金瓶颈,通过项目建设丰富文旅产品供给。
未来,广元市文化产业将与城市文化传承融合,与城市经济发展融合,与城市美好生活融合。到2025年,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突破8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以上。
看发展·新纪录正在书写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记忆,也是一座城市的根脉和灵魂。
细读一组数据,不难看出广元市推动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的现实状况和努力方向。“十三五”时期,广元市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共招引文旅项目180余个、签约资金1600多亿元,华侨城集团、金杯集团、重庆坤伍集团等知名文旅企业落户广元;持续推动文旅项目建设,共完成文旅项目投资271.8亿元,曾家山生态康养旅游度假区、黑石坡森林康养旅游度假区等25个市本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7.84亿元。
近日,文化和旅游厅、教育厅联合公布了2022年度省级研学旅行实践基地(营地)创建单位名单,广元市昭化古城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皇泽寺—千佛崖博物馆、昭化药博园、苍溪县三会培训基地等4家成功入选。
截至目前,广元市已成功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3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3个、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3个。全市公共图书馆等免费开放率达100%,年服务约200万人次……
在广元这片土地上,一个个整洁美丽的乡村正展露新颜、一批批文化产业集聚高速发展、一个个新的纪录正被书写。
看实效·文化与繁荣并进
推动文化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变,带来的不仅是经济的增长,也是一座城市文化的繁荣与文明水平的提升。
在铁笔斋白花石刻工作室,一件件精美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花石刻作品,展示着非遗传承人的工匠精神;在明月峡,古今交通历史集中展现,演绎着古今蜀道变迁的全过程……
为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广元市立足“文旅兴市”发展战略,倡导绿色低碳发展、转变城市建设模式,广元大华1939民族工业遗址文创园区建设项目应运而生。日前,文创园区内的防空洞板块启动建设。“除了地面上的缤纷多彩,卸下历史重担之后的防空洞,演变出令人惊喜的新功能,也开始别具一格起来。”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
通过大力开展文旅业态产品创新,广元市陆续推出曾家山滑雪、唐家河漂流、《葭萌春秋》《剑门长歌》演艺等文旅新产品10余个;不断推动文旅特色商品开发,共有文化旅游商品生产企业30余家,开发商品10大类20多个系列800余种;积极培育文旅市场主体,建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共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1861家。
看未来·文与旅深度融合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广元正奋力推动发展优势汇聚成发展胜势。
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全市将大力打造大蜀道国际旅游目的地,加快建设康养旅游胜地、国际旅游城市,初步建成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到2025年,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突破8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以上;旅游总收入超970亿元,力争旅游总收入和接待游客数量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个百分点。
期间,推出一批具有时代新气象、反映广元文化特色的文艺精品力作,“剑门蜀道·女皇故里”文旅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培育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3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4A级旅游景区3个,建设一批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旅游休闲街区,文旅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服务标准化、品牌化、网络化、智能化、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市场美誉度、游客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文旅产业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
展望未来,广元市文旅经济综合实力将实现大幅跃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文化与旅游实现深度融合,现代文旅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
来源:广元市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