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0日,北京国际电影节联合演员、艺术家谭卓共同发起的北影节全新亮点单元“艺术创新单元”正式开幕,首届艺术创新单元包括“大师影像展”、“new Movement 论坛”等板块。北影节通过此次艺术创新单元的设计,实现中国电影从业者、爱好者与世界顶级艺术大师对话,形成零距离的交流和互动,打开“电影+”的全新成长空间与艺术价值落地。
设计:何见平/hesign(柏林/杭州)
关于艺术创新单元
(资料图片)
电影是艺术的一部分,一种更大众的文化形式,在中国文化盛事期间,引进国际顶级艺术大师的影像佳作,形成交流与互动,探索电影+艺术破圈的更多可能。
北影节首届艺术创新单元大师影像展《幻想的诗学》,由演员、艺术家谭卓发起,沈奇岚博士策展,黄渤、胡歌、刘雨昕、仁科、谭卓、王昱珩、肖央出任影像展推荐官,著名艺术评论家、策展人沈奇岚博士担任策展人。
“new Movement是艺术创新单元的英文名,名字定了团队颇为兴奋,觉得很酷,并感受到了力量——有种年轻人必须要做出点什么的青涩的坚决。要做新的事情,总是不易的,因为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给你。但是如果还只是出现在脑子里的难度就令人止步,我想世界也许就没那么多可能性了。”——谭卓
设计:何见平/hesign(柏林/杭州)
关于大师影像展《幻想的诗学》
“幻想是一只大鸟,它在我们中间寻找合适的肩膀栖息片刻。《幻想的诗学》展览就是这样的片刻。”——沈奇岚博士、大师影像展策展人
受邀参加此次展览的艺术家和作品,包括安东尼·蒙塔达斯的《阿尔法城及其他》《午睡》《威尼斯漂移》、梁绍基的《补天》《蚕潺潺》《碑》、劳尔·马克斯的《风之旅》《把宇宙压成一只球,放进你的手心》《LORNPAWO》《OGAstronaut》、施拉泽·赫什阿里的《杯子与玫瑰》、宋冬的《父子照镜子》、乌雷的《看不见的对手》《情人·长城》、杨福东的《愚公移山》《明日早朝纪录片》。
这些蜚声国际的艺术大师携自己的代表作而来,融汇东西方的审美与思考,带来一场具有国际顶级水准的影像艺术盛宴,分享他们的艺术理解和创作思路,让更多人走近和了解当代艺术,也为快速发展的电影事业带来一种潮流艺术视角。
国际知名的录像艺术家安东尼·蒙塔达斯(Antoni Muntadas) ,也是录像艺术的元老级人物之一,本次展览将带来作品《阿尔法城及其他》《午睡》《威尼斯漂移》,他试图通过作品,探讨“社会框架内的公共和私人空间之间的关系”。
© Antoni Muntadas & Vanguard Gallery 安东尼·蒙塔达斯,《午睡》,1995,录像装置,彩色,有声,罩着布的沙发,9分06秒 图片致谢安东尼·蒙塔达斯和Vanguard Gallery
中国当代艺术家梁绍基,师从万曼 (Maryn Varbanov) 研究软雕塑,持续以蚕的生命历程为媒介、以自然互动为特性、以时间、生命为核心的“自然系列”的创作。本次展览将带来作品《蚕潺潺》《补天》《碑》,他的作品充满冥想、哲思和诗性,并成为虚透丝迹的内美。
梁绍基,《蚕潺潺》,影像装置,2015,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现场,2021 图片致谢梁绍基和香格纳画廊
传奇数字艺术家劳尔·马克斯(Raoul Marks),在动态影像设计界积累了十几年的经验,作为首席动画兼设计师制作了当代最具标志性的美剧片头,因而闻名,曾获英国电影学院奖提名,七年内11次获艾美奖提名。本次展览带来作品《风之旅》《把宇宙压成一只球,放进你的手心》《OG Astronaut》《LORN PAWO》,他对人类生存境况深入思考,用最前沿的科技手段来表达最本质的哲学思考。
©Raoul Marks 劳尔•马克斯,《OG Astronaut(Opening titles for Semi-Permanent 2015)》,2015,3分09秒 图片致谢劳尔•马克斯和Triple X
英国国宝级女艺术家施拉泽·赫什阿里,她是这个喧嚣时代的诗人,她的实践横跨雕塑、绘画、装置、建筑、电影等多种媒介,她的作品具有一种深刻的洞察力, 同时感受到一种亲密与宏大。本次展览带来作品《杯子与玫瑰》,作品以碎片化与分裂的主题呈现了一个看似永恒却短暂、消失却再现、万物在来去之间无尽徘徊的空间。
©施拉泽·赫什阿里,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施拉泽·赫什阿里,《杯子与玫瑰》,2019,单频影像装置 图片致谢施拉泽·赫什阿里和里森画廊
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艺术家宋冬, 艺术形式横跨行为、录像、装 置、雕塑、摄影、 观念绘画、策划和戏剧等多个领域,对人类行为短暂性的观念进行探索,用“无界”的理念进行创作和生活。本次展览带来作品《父子照镜子》, 他的作品拥有一种人文的温度,来自于日常生活,最后都指向最深处的形而上学。
©宋冬 宋冬,《父子照镜子》,2001,双屏录像行为装置 图片致谢宋冬和佩斯画廊
乌雷(Ulay),是宝丽来摄影、身体和行为艺术的先驱。早期艺术活动对理解身份诸概念、个人和群体层面的身体进行了主体性的探索。后来与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合作,成为行为艺术无可争辩的代表。本次展览带来作品《情人·长城》《看不见的对手》, 在他的作品中,感受身体可以抵达的极限和因此产生的可能性。
©乌雷乌雷,《看不见的对手》,2016,行为表演纪实录像,日内瓦艺术与历史博物馆,34分18秒。图片致谢乌雷基金会和马刺画廊
杨福东,中国最成功和最具影像力的当代艺术家之一,无论是摄影、电影还是装置,均以多重的文化透视、交错的时空体验形成独特的文化视觉诠释。本次展览带来作品《愚公移山》 《明日早朝纪录片》, 其作品探讨着神话、个人记忆和生活体验中身份的结构和形式,每件作品都是一次戏剧化的生存经历,一次挑战。
©杨福东工作室 杨福东,《美术馆新电影计划-明日早朝》,2018,拍摄现场 图片致谢杨福东工作室和香格纳画廊
大师影像展《幻想的诗学》作为艺术创新单元首个公开落地的重要板块, 将艺术与电影 通过影像这一媒介连接起来,融汇东西方的审美与哲思,在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平台上,打造一场国际一流的的视听盛宴。将当代艺术放入电影的语境中,从艺术角度为电影创作提供新的视角和深入探讨的机会,为更多的艺术人才创作土壤、文化交流与传播途径。北京国际电影节联合谭卓首度创立艺术相关的“艺术创新单元”,不管是从电影创新还是艺术推广的角度, 将两个不同领域结合到了一起,形成1+1>2的效果,旨在激发电影产业的创新拓展,为创作者提供多维视角,同时对大众进行优质的艺术推广,让更多人走近和了解当代艺术。
关于new Movement 对谈
围绕艺术与电影创作的相关议题将在展览期间的new Movement论坛中呈现。
@所有人4月23日至4月25日,“new Movement对谈”将于UCCA报告厅举行。既有线上直播也可线下参与,希望可以打破时空的局限,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其中。报名线下论坛联系我哦~
日程安排:
4月24日(周一)16:00-18:00
主题:才华与时代:时代选择怎样的才华与性情?
主持人:沈奇岚 嘉宾:川村元气、黄燎宇、张晓刚、谭卓
4月25日(周二)10:00-12:00
主题:数字时代的爱与怕——面对科技的巨浪
主持人:沈奇岚 嘉宾:Raoul Marks、毕赣、陈楸帆、钱进、王昕淳、谭卓
开幕现场
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办公室执行副主任,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国际电影节运行中心主任,北京国际电影节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崔岩在开幕式上表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北影节组委会始终认为,电影节不应该是简单的电影放映,或者是业内交流。因为电影是综合了多种艺术形式的集大成者,在电影节上,应该给更多不同的艺术家们空间,为更多的观众和影迷群体提供更多品类的艺术享受。”
如北影节艺术创新推广大使、艺术创新单元发起人谭卓所说:“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启迪,比如同样是用影像创作,艺术家是用怎样多维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如何用多元的方式来进行呈现,希望这个展览能带来一些思考。”
策展人沈奇岚如此解释“幻想的诗学”这一主题:“我们这一阵子一直在讨论人工智能、科技这些很重要的命题,大家会觉得我们是否会被人工智能代替,最后会回到一个问题是人类到底是什么,因为人是可以幻想的,我是可以写诗歌的,这是两个至今人工智能不一定能做到的事,而电影就是人类幻想能力的本质的体现。在电影和当代艺术中,我们接触到的是同样一种可能性,并通过幻想接触到一些真实。”
艺术家宋冬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在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摄影师,用手机这块小小的屏幕去记录生活。从电影院的大屏幕到我们手中的小屏幕,它其实都寄托了我们对整个世界和人生各种各样的感悟。电影和艺术,在今天其实是‘一回事’。”
空间设计师关佳彦也表示很高兴参与到此次展览:“到今天为止,我们有很多人共同搭建起这个展,当所有人把这么多元素聚集到一起,我们形成的是一个很特别的艺术空间。”
UCCA集团艺术总监、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尤洋表示非常惊喜:“这次展览空间是有非常多的创新的,在我印象中也是我们这个展厅第一次用到很舒服的两层结构,设计师非常了解我们作为电影艺术的一种观看的距离和方式,空间设计有再度激发了观众和作品之间观看和被观看的语境,一种置换,非常高级的语言方式。”
以当代艺术作为新的养料,为电影发展带来艺术与创新的更多思路,在近年来行业“电影+”思路下实现了与当代艺术有机融合的良性发展。本次艺术创新单元还将推出新艺术人才计划,并设立创意通道,激发当代艺术的创新拓展能力,实现电影与艺术的双向沟通与再生长。在北影节这一电影文化盛事期间,让行业与大众看到电影持续、多元发展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