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石
【资料图】
金融历来被誉为百业之首。中国近代金融业也在历经汇通天下的兴盛、流金岁月的繁荣后,留给了我们一笔丰厚的文化馈赠。
当城市金融遇上历史建筑,又会擦出怎样的故事火花呢?【阅建筑·越金融】用崭新的视角为大家解读上海金融历史建筑,讲述渐渐湮没的金融往昔。
建筑可约,亦可阅;历史可读,更耐品。
四明大楼
地址:北京东路240号
四明银行旧址, 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内部则以巴洛克风格为主。
我们在北京东路漫游,欣赏沿街的老建筑,常常会被格林邮船大楼(原广播电台)、沙美大楼、益丰大楼,这些标志性的建筑所吸引,我却独对240号的四明银行大楼投去更多的目光,这栋花岗石铺贴、巴洛克风格装饰的三层建筑,在众多的历史遗留中并不算特别显眼,却因为藏着一个特别的符号,让我对其刮目相看。
四明大楼旧貌
四明银行,听它的名称就可以猜出是旅沪宁波商人开办的银行,早在1908年,四明银行就在宁波路江西路口开张,它的创办者都是宁波籍显赫人士,如朱葆三(现溪口路原称朱葆三路)、虞洽卿(现西藏中路原称虞洽卿路)等。由于业务蒸蒸日上,于1921年迁入北京东路240号。银行都喜欢用宏伟庄严的建筑凸显自己的身价与实力,例如杜月笙的中汇银行,现存河南南路的中汇大楼,挺拔而俊朗。四明银行却选中这栋精巧有余、气势平平的花岗岩巴洛克建筑,不知道董事们是不是和我一样,喜欢它别具一格的巧思。
传闻四明银行大楼是由宁波籍设计师卢镛标设计的,但卢镛标1922年才离开舟山乡下到大城市学生意,而大楼在1921年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我对上海近代建筑史不够熟悉,这个悬案还有待专业人士考证。
我的推理是,这样成熟且内敛的巴洛克建筑,不是一般的角色能够驾驭的,它在北京东路和江西中路的转角上斜切出一个漂亮的立面,一楼大门左右两侧,两根圆形立柱顶住二楼的外弧形檐口,而在它的上面,同样两根圆形立柱直达三楼的檐口,而妙就妙在,三楼的檐口是收拢的內弧形,上下的安排如此妥帖而流畅,像交响乐的和声,比单一旋律更丰富更美妙,花岗岩不可思议地呈现出柔性的变化。这在当时,可称为独领风骚的设计。而在上海,出现同样內弧檐口的建筑,唯有邮电大楼,那是1924年才出现的。它的塔楼内弧收得更明显更炫目,至今依然是上海市民“建筑可阅读”的首选之一。
四明银行纸币(银行博物馆藏)
为什么我对反弧有这样大的兴趣,以至于每次经过四明银行旧址都要投去别样的目光。只要了解一点点建筑史,知道巴洛克时期意大利建筑师波洛米尼的大名就明白了。大师在古代建筑的范例上,创造出内弧外弧连续衔接的独特设计,成为一代宗师,他的作品罗马四泉街上的圣卡罗教堂成为一代代建筑师膜拜的圣殿。当我看见类似的细节,我就会对其会心一笑,我知道,历代的大师,总是在某些瞬间复活,而他,在上海,在我们的这个城市,再一次把某个角落照亮。
我和某位迷恋建筑美学的美女站在圣卡罗教堂对面,眼睛随着流畅的曲线游走的时候,同样惋惜波洛米尼的不幸夭折,也为他对上海建筑的投射感到庆幸。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