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戏曲创作的剧目及其存佚
(一)沈起凤戏曲创作剧目新考
(资料图)
沈起凤可谓乾嘉时期苏州地区创作最为丰富的剧作家,其所作戏曲作品不下三四十种,当时风行大江南北。
沈起凤还曾创作《悟石轩》、《小瑶台》两剧,至此,沈起凤所作戏曲名目可考者达到13种。《昭代词选》为清代蒋重光所辑,刊刻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秋天,《悟石轩》、《小瑶台》当作于此前,且两剧极有可能为沈起凤最早的戏曲作品。
沈起凤在此一时期创作的《悟石轩》、《小瑶台》诸剧,风格当与其中举之后“感愤劳愁”之作有较大差异,此对我们全面了解沈起凤戏曲创作风格及思想当有一定价值,借无传本。词作没有明确说明《悟石轩》、《小瑶台》体制是杂剧还是传奇,但从沈起凤擅于作传奇且目前没有发现任何资料证明沈起凤曾经创作过杂剧的情况来看,《悟石轩》、《小瑶台》两剧为传奇的可能性比较大,姑以传奇系之。
(二)苏州戏曲创作传世作品
据现有文献资料统计,乾嘉时期苏州曲家共创作传奇45种、杂剧38种。其中传奇现全本存世的有23种,另22种仅有名目可考。
除传奇外,杂剧作品亦有38种,分别为袁栋《玉田乐府》八种、徐熾《写心杂剧》十九种、石韫玉《花间九奏》九种、沈清瑞《浇墓》一种、宋凌云《瑶池宴》一种。除最后一种佚,其余皆存。
袁栋《玉田乐府》现存版本有:1、清吴县张若迁刻本,八种,分别为《陶朱公》一折、《赚兰亭》一折、《江采蘋》一折、《姚平仲》一折、《白玉楼》一折、《郑虎臣》一折、《鹅笼书生》一折、《桃花源》一折;2、傅氏丛刊所收本即上述的张若迁刻本。
石韫玉《花间九奏》现有两个版本:1、清嘉庆石氏花韵庵刻本,国家图书馆藏;2、郑振铎《清人杂剧初集》本,郑氏未标明所用底本,估计所用底本即为嘉庆石氏花韵庵刻本。子目为九个单折杂剧:《伏生授经》、《罗敷采桑》、《桃叶渡江》、《桃源渔父》、《梅妃作赋》、《乐天开阁》、《贾岛祭诗》、《琴操参禅》、《对山救友》。
二、苏州曲家传奇创作的题材
现存传奇作品的题材,历史剧与才子佳人剧差不多各占一半,且两者都出现了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家,如石琰、瞿颉是乾嘉时期写作历史剧的能手,而沈起凤则是写才子佳人剧的集大成者。但不论是历史剧还是才子佳人剧的创作,其题材来源大都与苏州的历史、现实或流行于苏州地区的通俗文艺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剧中人物或场景设置以苏州为背景
乾嘉时期苏州地区传奇作品主人公或直接取自苏州历史上著名的历史人物,如《鹤归来》、《才人福》传奇,或作品中主人公的活动场景设置在苏州,如《文星榜》、《伏虎韬》、《报恩缘》传奇。
瞿颉《鹤归来》传奇,剧叙瞿式耜抗击清朝死节、其孙万里寻亲负骸归里故事。瞿式耜乃明末苏州常熟人,是历史上著名的死节之臣,为保卫南明小王朝最后一栖之地,坚决不屈从清军的劝降,最后英勇就义。
沈起凤《才人福》传奇,剧叙书生张敉和秦晓霞、祝允明和沈梦兰两对姻缘故事。剧中张敉、祝允明、唐寅都是明代苏州著名的才士,祝允明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张敉即张献翼,乃明代著名戏曲家张凤翼之弟,与兄凤翼、燕翼齐名,时人称为“三张”。
历史上以张幼于为题材的剧本还有明代杂剧邹兑金《空堂话》、清初苏州戏曲家王续古《非非想》传奇。
另沈起凤《文星榜》、《伏虎韬》传奇虽来自文言小说的改编,如前者改自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十《胭脂》,后者本于袁枚《子不语》卷十一《医妒》条,但剧中主人公皆已改作以苏州为背景。《文星榜》中男主人公王又恭乃苏州文人,故事的发生地也以苏州为背景。《伏虎韬》中降服悍妇的伏虎尊者转世为苏州人马侠君。《报恩缘》虽事无所本,但剧中人物亦以苏州作背景,整个故事以苏州贫士谢兰为中心展开。
(二)将作家经历或友人事迹谱入戏曲
乾嘉时期苏州传奇创作中,作家将自身经历或友人事迹谱入戏曲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如《雁门秋》、《桐泾月》、《回春梦》、《镜光缘》、《玉环缘》传奇便是典型的例子。
瞿颉《雁门秋》传奇,八出,叙写江南姑熟孝廉蘧咏,往雁门访友纪尚纲,时乾隆五十三年(1788),山西大同旱灾严重,蘧咏建议赈饥。雁门有孙传庭家祠堂,蘧咏慕名而访,见祠堂已颓废,于是倡言修祠,表彰忠义。此剧实际上为实录,瞿颉曾游历雁门,时值他的同乡好友季学锦辖山西雁平道,并在代州创建了斗山学院,修缮了孙传庭祠堂、抚云中之灾等,颇有政绩。两人在雁门相遇,十分欣喜,曾把酒言欢,瞿颉遂把自己及友人这段经历谱入戏曲。
(三)取自苏州同名戏曲、通俗小说、弹词等
乾嘉时期苏州地区取材自当地同名戏曲、通俗小说、弹词等的传奇作品,以石琰《酒家佣》、《锦香亭》、《二度梅》、《天灯记》传奇创作最为典型。
《酒家佣》传奇,一名《香鞋记》,乾隆三十六年刊刻,36出。剧叙东汉李固之子李燮事。在苏州戏曲发展史上,早有戏曲家以李固子李燮事为题材作剧,如陆采《存孤记》、冯梦龙《酒家佣》。陆采、冯梦龙都是明代苏州著名的剧作家。陆采原名灼,字子玄,号天池山人,别署清痴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始为校官弟子,与兄焕、粲自相师友,时称“三凤”。尤善梨园乐府,以词曲著称。剧作有传奇《明珠记》、《南西厢记》、《怀香记》、《椒觞记》、《分鞋记》和《存孤记》6种。冯梦龙更是戏曲流派“吴中派”的中坚。陆采《存孤记》今无传本,冯梦龙《酒家佣》现存。
三、苏州曲家传奇作品的主题
乾嘉时期苏州传奇作品的主题倾向比较明显。一方面,由于此一时期苏州戏曲家观念上的变化,他们所创作的历史剧多表现出关风化的主旨;另一方面,以沈起凤《沈氏四种曲》为代表的风情剧则凸显了苏州地域文化对戏曲创作的影响。
(一)有关风化的主旨与苏州戏曲家戏剧观念的转变
苏州曲家传奇作品,不论是历史剧还是爱情剧,都表现出了鲜明的主题倾向,即“关风化”。他们自觉地以传奇为辅俗化民的政教工具,宣扬忠孝节义,维持风化,郭英德《明清传奇史》称此种创作倾向为“传奇内容的道德化”。在本文所论范围中,尤以石琰、瞿颉的历史剧创作最为典型。
以石琰《天灯记》为例。该剧着意要宣扬的是杨乾的忠义及其子杨钧的遏淫守正之行。《酒家佣》剧本亦旨在突出李固、杜乔二人的忠肝义胆及皇甫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石琰的其他三剧亦是将爱情故事放入政治斗争中的宣扬“忠孝节义”之作。
当然,这种主题倾向与乾隆时期实行的恐怖政策不无关系。乾隆朝“文字狱”盛极一时,在这种文化恐怖政策的阴影笼罩之下,封建时代的文人阶层皆变得谨小慎微、诚惶诚恐,戏曲创作也自然会受到波及,但除客观因素外,更为重要的是此一时期苏州剧作家的戏剧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苏州才子文化
苏州才子文化应是以明代“吴中四才子”祝允明、唐寅、文征明和徐祯卿的出现为滥觞;而后吴中名士屠隆、皇甫仲璋、张凤翼、张献翼、王稚登、曹子念、钱希言等人,其韵致直追“吴中四才子”的名士之风,使吴中士风更趋于放浪自任;明末清初一代狂士金圣叹的腾空出世,更是将苏州才子文化推向顶峰。这些才子名流共同的特征是:性格上,多任诞疏狂,负才使性,傲对权贵,对政治上的斗争、科举功名不感兴趣,而将心理自由安置于文学艺术之上,竭力营造出一个艺术化的生活环境,力图证明在政治功名之外,另有一番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