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6日19:00,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的奖牌争夺赛在云顶滑雪公园展开。自由式滑雪这个项目虽说“自由”,但也因具体内容的差异而分为空中技巧、雪上技巧和雪上芭蕾三个小项。与前两个小项相比,雪上芭蕾的小项名称无疑是极为优雅的。但如果优雅的代价是如今全世界几乎无人再从事这一项目,也不知雪上芭蕾还想不想要这优雅——同样的问题,我们还可以向中国的传统舞蹈提出。
(相关资料图)
一、从巫到舞的缘起
舞蹈被视作人类所拥有的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因为当人类开始认识世界,最原始的舞蹈就应运而生。原始时代,人们还处于蒙昧之中,虽渴望认识世界却又没有科学认识世界的基础。故而人们在想象之中形成了关于世界的粗浅认识,一切人类尚不能理解的现象都被视作是某些神秘力量的干涉。这样便形成了最原始的宗教信仰“图腾崇拜”。且为了沟通人与崇拜的对象,一些肢体动作被赋予一定的意义,进而构成具有巫术性质的图腾舞蹈。
就像汉字的其中一个源头可能也正是巫术,往后惊艳了时光的舞蹈也与原始社会的巫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与其他艺术、习俗等相比,原始的舞蹈就是巫术;原始的巫术就表现为舞蹈。
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文化的泉流逐渐浸润神州大地,享乐的需要也日益增强,舞蹈便从原始的巫术中脱离:一部分舞蹈依旧作为巫术的“部件”而存在,一部分舞蹈则发展为供人们娱乐的事物。伴随国家的产生,舞蹈还有了民间与宫廷的区分。
二、从私到官的变迁
毫无疑问,民间舞蹈是扎根于最真实的生产生活的一种舞蹈艺术,或许尚且粗糙但具有极其旺盛的生命力。而说到我国早期的宫廷舞蹈,周代的乐舞则是最具典型性的代表。
作为与礼制相配合的宫廷舞蹈,正统的“舞”以诗歌和音乐为节拍。我们熟悉的《诗经》曾经便是构成乐舞的诗歌。而《诗经》305篇诗歌中有160篇都是取自民间——这意味着相关的宫廷舞蹈或许正是从民间舞蹈发展而来。此外,周代礼乐中著名的《六代舞》《六小舞》也已被证明源头是民间舞蹈。
因而可以说,国家和礼乐制度的出现虽然将属于“私”的民间舞蹈同属于“官”的宫廷舞蹈区分开来,但民间舞蹈却反过来影响“高不可攀”的宫廷舞蹈,甚至成为其最主要的源头。这或许就是民间舞蹈之生命力的伟大——这经久不息的生命力也影响了再之后中国传统舞蹈的发展。
三、从雅到俗的取舍
前文提到,舞蹈曾经服务于巫术,但也是人们取乐的工具。后者便是原始的“纯舞”——为情感而舞蹈,虽配合音乐却不带有某些功利性目的。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为礼制服务的宫廷舞蹈逐渐失去用武之地,更切实的纯舞则开始萌芽——楚地的“翘袖折腰”就是其在萌芽阶段的一种形态。
至汉代,逐步恢复的国力和日益稳定的社会唤醒人们对于娱乐的需求。加之大一统的中央政府也重视乐、舞等艺术,并开设相关机构整理民间乐、舞和教授相关技能,纯舞在汉代便迎来一个发展高峰。同时, 频繁的对外交流也让汉代的舞蹈多少带着些“异域风情”。巾袖舞和盘鼓舞受到朝野的追捧。即兴舞蹈也成为一抹亮色。东汉文人傅毅甚至还专门作了一篇《舞赋》。
其实就汉代舞蹈来看,其俗的一面与先秦时相比就早已占据上风。虽然宫廷在组织一些大型活动(尤其是祭祀活动)时仍旧会采用规范的宫廷舞蹈,但更多时候人们还是随性而舞。不过在传统舞蹈弃礼仪之雅而习率性之俗的历程中,汉代还只能算是早期。
魏晋南北朝时,玄学之风和对个性的追求影响着最重视艺术的文人群体。逃避兵荒马乱之现实的士族门阀也沉醉于精神世界。重抒情和强意向的纯舞便成为他们消磨时光的重要寄托。也因为这一时期思想迎来一定的更新和解放,纯舞也出现向独立表演的过渡。
到了璀璨的唐代,舞蹈犹如盛世花园中的一株艳丽牡丹,既参与了构成盛世,又负责装点盛事。因为经济的繁荣和思想的开放,舞蹈有了更大的舞台,有了更多彩的舞姿,也有了更鲜活的生命力——这样的舞蹈“雅”吗?当然有气韵悠然的一面。但这样扎根于生活与时代的舞蹈所拥有的更多的还是“俗”:那种如肆意绽放的漫山野花般简单但又璀璨的“俗”;那种如奔向四面八方的流水般自由而又纯粹的“俗”;那种既能在华美高堂炫耀又能在乡间集会上分享的“俗”……
只可惜在唐代以后,儒礼的复兴和艺术形式的增多(譬如戏曲、说唱、杂剧等出现或发展)对传统的舞蹈形成了双面夹击。舞蹈虽依然存在,但也多以配合戏曲、杂剧等艺术的形式出现——这多像雪上芭蕾,作为小项目失去了独立的生存空间,风韵却为空中技巧和雪上技巧所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