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6日,彭博社发布了一篇题为《爱国网友让正在塑造对外形象的中国陷入两难》的文章,声称中国网友爱国、“反美”等言论和舆论趋势,损害了中国正在对外塑造的和善低调、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且看彭博社论据,原来是对美国在乌克兰设生物实验室研究病毒一事,大量中国网友希望能彻查到底,让美国受到惩罚。既是黑箱就应打开,既是黑手就应受惩,这有什么问题?看来,所谓损害中国形象只是幌子,自己脸上挂不住才是真的。美国在全球多行不义,别家网友还“必须崇拜”“不得不爱”,一反对就是“不和善”“不低调”“有损国家形象”,还有比这更强盗荒唐的逻辑吗?
随后文章话锋一转,幸灾乐祸提到从前阅读中国网友评论有语言障碍,现在由于一些翻译账号的出现,“让世界看到了‘民族主义’评论在中国社交媒体上的恶毒程度”。遮遮掩掩、绕来绕去,终于还是暴露主题,此文想说的,不过还是所谓“大翻译运动”那套。
话说这场号称由“网民自发”组织起来的运动,早已坐实了是各路境外势力在网络空间发起的对华“认知战”,其背后不但有“美国之音”、自由亚洲电台这类老牌反华媒体的影子,更少不了台湾民进党网军“1450”这样的“认知作战”干将。他们专注于截取网民的过激言论,将几个阴暗角落里的“神友翻译”奉为“舆论主流”,并将其上升为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劣性”,不断在境外舆论场制造热搜,再争取“进口转外销”,离间分裂中国的舆论场。这套以偏概全、断章取义的把戏并不高明,某些外媒却积极与之唱和,真是既蠢且坏。
近年来,借由香港反修例、疫情溯源、“新疆棉花”等不同由头,反华势力屡屡挑衅生事,所谓“大翻译运动”不过是老调重弹。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强大的定力。一则,作为崛起中的大国,中国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过程中,必然要不断面对挑战和牵绊,聒噪和诋毁。二则,是非自有公论,公道自在人心。一个真实、立体、鲜活的中国形象,是“大翻译运动”这种小偷小摸式无耻行径无法从根本上撼动的,更是任何“暗黑滤镜”都无法扭曲的。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面对舆论战,我们战略上要蔑视,战术上要重视。如果说过去的对华舆论战还是境外自制谣言,那么如今从国内获取偏激观点、再大肆炒作的手段,显然更加恶毒疯狂。对内,我们要强化对网民的认知塑造,提高大家的警惕性,降低此类事件在境内炒热的可能。对外,该辟谣的时候辟谣,该回击的时候回击,以正面声音压缩负面舆论的空间。
“新中国解决了‘挨打’的问题、‘挨饿’的问题,现在需要解决‘挨骂’的问题。”积极作为、巧妙讲述,将“中国故事”的话语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大方向世界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再花样翻新的造谣抹黑也会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