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汪宜龙介绍,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是中国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支撑。厘清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大小和时空分布,对于了解碳汇现状和预估未来碳汇潜力至关重要,也为中国制定减排增汇政策措施、实现碳中和目标起到关键支撑作用。
大气反演法是一种测量碳汇的方法,是基于大气CO2浓度观测数据与大气传输模型,结合人为源CO2排放清单,评估陆地碳汇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高标准的地面CO2观测站点较稀疏,是大气反演估算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瓶颈。如何扩展、优化现有观测网络,通过科学经济方法选址,新增大气CO2观测站点,提高中国陆地碳汇的估算精度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该研究采用最优化思路,在现有站点基础上找到最优的新增站点位置,通过反复迭代,最终选取52个新增站点,连同现有8个站点构成中国大气CO2浓度地面站点观测网络。
研究表明,在现有站点基础上,亟需在植被生长季生产力较高的东南、东北、华北和青藏高原地区增设CO2观测站点。若在我国建设30个观测站点,可将碳汇估算的不确定性从10亿吨碳每年降低至3亿吨碳每年;建设60个观测站点,可将不确定性进一步降低至2亿吨碳每年。
(责任编辑:范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