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財經 區塊鏈7月14日報道過去幾年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挖礦行列,許多礦工通過爲加密網絡提供算力來獲得虛擬貨幣獎勵。當然,作爲世界第二大加密貨幣網絡的以太坊更是不乏大量礦工的參與,他們競相提供算力以換取ETH作爲挖礦獎勵。不過,一場巨變正在走向以太坊挖礦市場,成千上萬的其他礦工可能很快就要結束自己的挖礦生涯,這是因爲以太坊即將迎來問世以來最大的更新——“合並”(The Merge)。
以太坊“合並”(此前被稱爲以太坊2.0)指的是主網將與負責權益證明系統的信標鏈合並,共識機制從工作量證明(PoW)全面過渡爲權益證明(PoS),從此以後“以太坊挖礦”將不復存在。出於種種原因,以太坊“合並”已經被多次推遲,但不出意外的話今年年底之前應該會完成更新。
隨着”合並”日期的日益臨近,大多數礦工都無法回避這樣一個可怕的問題:以以太坊挖礦爲生的他們將要何去何從?
【资料图】
礦池還是礦工,誰能活到最後
根據以太坊基金會的說法,權益證明(PoS)將使整個以太坊網絡的能源使用量減少99%,同時還可以減少生成新的ETH,並在較小的區塊裏進行獎勵發放,不失爲一種環保舉措。然而對於礦池礦工以及其他獨立的以太坊礦工來說,以太坊的這次更新對他們影響深遠。因爲就目前而言,以太坊礦工通過提供大量算力來獲取新的ETH(稱之爲工作量證明),而在“合並“之後,這些被稱爲“驗證者”的網絡參與者則需要通過質押大量ETH才能獲得獎勵(稱之爲權益證明),這使得他們原本花費大量資金購买的挖礦硬件在權益證明中變得一無是處。
在以太坊轉爲權益證明後,參與者需要至少質押32 ETH才有機會獲得獎勵。而爲了獲得更高的收益,“驗證者”應盡量質押比這更多的ETH。所以,僅僅這一條件就已經把許多人拒之門外了,更不用提還需要創建和維護自己的質押池了,這將會比維護一堆挖礦機要復雜得多。畢竟光通過購买設備就能躺賺的時代即將逝去,要想繼續獲益那就得適時做出改變。
另一方面,對於礦池來說,這次的“合並”對他們幾乎沒有任何影響。這是由於礦池公司實際上從未自己提供過算力,他們所做的工作僅僅是協調池成員、尋找新用戶、以及提供讓客戶滿意的基礎設施。因此他們從未在挖礦設備上投入過資金,也就不用爲設備停用而承擔損失了。正是出於這個原因,一些行業領先的以太坊礦池已經开始着手向質押池過渡了,他們協調匯總了大量個人“抵押者”的ETH,用以獲取更多的ETH獎勵。
l 全球第二大礦池F2pool和它的姐妹公司Stakefish長期以來一直在爲以太坊過渡到權益證明作準備,進行人力資源的共享和調配。
l 全球最大的以太坊礦池EtherMine也正在向權益證明過渡:公司剛剛推出了一款質押池服務——EtherMine Staking測試版。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Ethermine和F2pool這兩大礦池加起來的算力佔到了目前以太坊挖礦所有算力值的近一半,但由於這些公司採用的商業模式是向個人收取挖礦費用,而自己並不參與挖礦,因此不會受到以太坊從工作量證明轉向權益證明的影響。
還有更好的選擇嗎?
假如有些獨立礦工沒有能力或是不愿意創建自己的質押池業務,他們還有其它選擇嗎?
當然,他們可以出售自己的挖礦設備,並加入大公司的質押池;也可以保留他們的硬件設備(必須是更通用的GPU挖礦設備,而不是ASIC礦機)來鑄造其他類型的加密貨幣。
但很顯然,以上兩種選擇都不是最理想的。首先,在大型質押池裏質押少量ETH獲得的回報率要比挖礦低得多;其次,由於其它加密貨幣(如Ethereum Classic,Ravencoin和Ergo)的需求量遠低於ETH,因此礦工利用現有設備挖礦獲取的利潤率也要低得多。由此一來,礦工是無法收回購买挖礦設備花費的高昂成本的。
礦工會選擇與時俱進,還是被時代所拋棄?
隨着礦池逐步過渡到權益證明,業內人士注意到,新質押池參與者的構成和礦工的構成是完全不同的,這也正是以太坊所期望的一點。因爲對於那些已經購买挖礦設備的人來說,用他們的硬件設施來參與“驗證”完全是大材小用;而對於那些沒有購买過挖礦設備的人來說成本則要小得多,這是由於“驗證”過程無需專業設備,僅在家用電腦上就能完成。
在談到礦工轉型的問題時,EtherMine母公司Bitfly首席營銷官Butta持樂觀態度,他表示公司的目標是幫助當前平臺上的礦工從工作量證明轉移到權益證明。Butta指出,目前EtherMine新質押平臺上的大部分質押都來自現有礦工,因此他們有信心帶領礦工們繼續前進。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提了很久的以太坊“合並”終將到來。坦率地說,以太坊礦工並有太多選擇,目前他們能做的只能是繼續挖礦直到“合並”來臨。最終,無論以太坊礦工做出何種選擇(不管是繼續挖礦還是轉向質押),要想繼續通過以太坊賺取收益都不再輕而易舉了。那么至於在這條分叉路上是選擇向左走還是向右走,相信每個以太坊礦工心中都已經有答案了吧。
本文部分內容編譯自decry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