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美术馆以三年为一个周期,一直在持续关注中国新兴艺术家并且每三年都会对中国当代艺术及其发展进行节律性回顾。展览包含了动态雕塑、电子织物、丝绸刺绣、场域特定装置和模拟视频装置等,创造丰富的视听体验;亦将通过新一代中国艺术家及其散居社群的视角,探讨全球化语境下“家”历久弥新的文化内涵。
本次展览旨在对“家”(Home)——这一复杂的社会与历史建构,及其引伸而出的词源学涵义“萦绕”(Haunt)作出回应。作为一种普世社会制度与基础社会构成,“家”既象征着栖息之所,亦承载着历史永恒的情感。“萦绕之所”汇集了众多来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华裔艺术家,联结起亲密关系、记忆、遗产、种族、疏离、占有与迷恋等主题对艺术实践不断游走于家与彼岸、个人与集体、过去与当下之间。
张移北,《所有东西凿出一个孔都可以成为花瓶》个展现场,2021。图片致谢艺术家和BANK画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们能够在现场通过声音片段、视听装置及场域特定作品去透视关于当下与过去、时间与空间、在场与缺席之间的一种间性存在。这些多元的艺术家们通过对“家”的复杂涵义抽丝剥茧,展览亦呈现了过往对现在的反扑,并以八件全新委任创作在内的多件装置作品,对中国文化的根源展开了更深层次的追寻。
任莉莉,《蜕》,2022,装置。图片致谢艺术家和魔金石空间
钱倩,《Zeta衰变》,2023,收藏级纸板水彩,铅笔和丙烯,76 x 56 cm。图片致谢艺术家
展览中的艺术家在湘绣、陕西皮影戏、民间故事与小说中开拓新的表达空间;游走在曼谷街头的废弃楼宇,流连于昏暗暧昧的舞厅现场,潜入百年历史的制糖工厂。这些携有时代印记的场景往往夹杂着群体的民族身份与亲缘关系,在历史的时间线性被打散重组后,成为了“幽灵”出现飘荡的场所。展览通过一种多元的、复线的思辨方式回归艺术家实践、媒介与现实引发的复杂性上,以此回应“家”既传统又常新的本质。
邵纯,《未来触摸》(静帧),2020,录像。图片致谢艺术家
苏咏宝,《透明岛屿》,2021,南丫岛索罟湾展览现场。图片致谢艺术家
向惠迪,《芝士柱子》,2019,在地可动装置。图片致谢艺术家
此外,展览还将家的概念引申为心理状态的温床,探讨了在全球文化异质性背景下的自我演变,以及侵袭或干扰这一演变过程的种种因素。从隔离时光中电子织物所引发的身体接触,到中医理论中对桑树的多样化使用,再到珊瑚与深海生物……展览中的作品将亲密性拓展为一种生成性亲缘关系——由当代技术与生命体间共生共存的状态所塑造的新型生态系统。
曹澍,《去罗马》个展现场,2021。图片致谢艺术家和想象力学实验室
程起天霖,《捉取心叙事曲》,2019-2022,布面油画,三联画,每联210 x 90 cm。图片致谢艺术家和LINSEED
张云垚,第16届里昂当代艺术双年展展览现场,2022。图片致谢艺术家及东画廊和摄影师Blaise Adilon
作为对过去三年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研究性展示,“萦绕之所”聚焦成长于全球化浪潮下的千禧年创作者。他们既处于内部,又居于外部,其实践往往横跨在知识与技术的多重边界之中。展览中的一些作品细腻地讲述在迁移与成长的过程中催发而出的情爱与依存关系;一些作品连接起虚拟与现实,通过将碎片化的生活表象进行重塑,探问人与电子媒介的惯性互动中难以觉察的权力结构……在这些无法划定边界的表达中,“家”的概念以多样的流动方式,如气味、声音萦绕在多重时空中。这些作品通过相互独立的艺术和媒介实践却又相互依存共同为观看者打造了一场萦绕在脑海深处的关于家的梦。
关于展览
X美术馆三年展2023:“萦绕之所”
主办方:X美术馆
策展人:Poppy Dongxue Wu 吴冬雪、Cyril Kuizhen Rao 饶魁桢
展览日期:2023年8月27日-2023年11月26日
周一至周五11:00-18:00(17:30停止入场)
周六日及节假日11:00-20:00(19:30停止入场)
艺术家
曹澍 Shu Cao
程起天霖 Chi Tien Lin Cheng
丁世伟 Shiwei Ding
李黑地 Hei Di Li
廖逸君 Pixy Liao
皿家 Min Jia
彭可 Ke Peng
钱倩 Qian Qian
任莉莉Li Li Ren
邵纯 Chun Shao
苏咏宝 Wing Po So
菊汁 Shiwen Wang
王也 Ye Wang
向惠迪 Huidi Xiang
张移北 Yibei Zhang
张云垚 Yunyao Zhan
郑可 Ke Zheng
郑芝琳 Zhilin Zheng
佩恩恩 Payne Z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