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晖(1912年8月-1985年7月)字郁芬,祖籍浙江绍兴。生于天津,定居北京。她是中国当代杰出的工笔女画家,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热爱并尊崇的连环画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王叔晖
她笔下的人物情感浓郁,表现优雅恬静,境韵悠长。
崔莺莺清丽文秀,充满脉脉情深之感;红娘则机智善良,情趣盎然;张生则痴心一片,宛如醉如迷。人物形态、动作、表情都通过她流畅、细密的线条和色彩传神的表现得以完美展现。这些人物个性鲜明,生动形象,栩栩如生,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西厢记 听琴▲
西厢记 赴约▲
1953年,北京西四胡同的一间终日不见光的屋子里只有一张床和一张桌,条件简陋,但对于王叔晖来说却毫不介意。
她全心投入到自己的画作中,正是在这里,她完成了连环画《西厢记》,这部作品名震大江南北,荣获了第一届连环画创作一等奖。
王叔晖笔下的线条工细,恬静而稳健,每一笔线条都极其精细,每一个背影都经过精心的构思,这部连环画成为了中国连环画史的创举之作,也是新中国美术史上的代表作品。
西厢记 初遇▲
在那个没有网络、没有手机的年代,街头的书摊上出售着小人书,午后的阳光照耀着这些书籍。
这些小人书如《木兰从军》、《梁山伯与祝英台》、《孔雀东南飞》、《生死牌》等,成为了那个时代孩子们童年的定格。其中,王叔晖的连环画更是陪伴着那一代人的成长。或许你不熟悉这位画家,但你一定曾经读过她的作品。
1954假西天故事手稿▲
1957 《弃妇集》故事插图手稿▲
1955 《白衣渡江》故事插图手稿▲
王叔晖自幼便对绘画情有独钟,15岁时得到著名国画家吴光宇先生介绍并加入北京(平)中国画学研究会。
在这里,她得到了当时古物陈列所所长周养庵先生、京城女子师范大学教授孙诵昭以及国画大家徐燕孙先生和吴光宇先生等前辈的指点和教导。
1933桐荫作画▲
孙诵昭先生对王叔晖的才华十分赞赏,他特别提醒她:要想画好,必须先练好字,多写斗方大字,使腕力练到家,这样才能使勾线流畅自如。
练字是练画的基础。周养庵先生看到她临摹的一张古代仕女画后,赞扬之余,更在画上题了“闺香中近百年无此笔墨”的字句。从此,王叔晖开始正式学习工笔画艺,这也开启了她绘画生涯的新篇章。
1937仕女四条屏之一▲
1937仕女四条屏之一▲
借鉴西方绘画技法的大胆风格,既能够在传统技法中呈现出时代气息,又不失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正如她所说:“绕开道路,走自己的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成为当代工笔重彩画的杰出代表。
1943教子图▲
1946 《琵琶行》诗意▲
当王叔晖18岁时,她的家庭遭遇了突如其来的骤变。父亲离家后再也没有回来,家庭只剩下她的母亲和小弟。
王叔晖毅然扛起家庭的重担,开始靠卖画来维持生计。她花了三年时间学习绘画技巧,最终将这门技艺发挥到了极致。尽管当时她画了无数幅画作,但除了一些手稿,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实物。
1933贵妃出浴▲
1979琵琶行▲
即使在解放后,她仍然过着俭朴的生活。开篇提到的《西厢记》是在非常简朴的环境下完成的。王叔晖的徒弟回忆说:“在这种条件下,她怎么画出那么多精品?我们很难想象有这么一位画家,对生活没有任何奢求,唯一的想法就是画画,画出好的作品。””
王叔晖先生是一位勤奋的艺术家,自从开始涉足绘画艺术以来,一直保持着对艺术的热情和坚持。她的众多连环画作品中,除了《西厢记》外,还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和《孔雀东南飞》等备受欢迎的作品。王叔晖先生的作品充满了戏剧性,观赏她的画就像在观看一场戏剧表演。在创作方面,王先生非常注重细节和精度,每年完成的连环画不超过50幅,力求精益求精。
1947抚琴图▲
王先生的作品《生死牌》和《杨门女将》无疑是经典之作。除了连环画,她还创作了许多单幅人物画,尤其以古代仕女为主题。
她的画作中,仕女们端庄优雅,形态潇洒。画面绚丽典雅,清静自然,色彩和谐统一,不浓不淡,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栩栩如生,仿佛跃然纸上。
出浴图▲
王叔晖一生未嫁,无牵挂,专注于绘画。1957年,她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创作了工笔画《晴雯补裘》。
1977年年末,人民美术出版社邀请她画一组《红楼梦》人物画,其中金陵十二钗一直是王叔晖向往的绘画对象。她欣然接受邀请,于次年闭门谢客,专心致志地描绘林黛玉这一形象。长久以来,这一美妙形象一直潜藏在她心底,如今终于在她的笔下呈现出来。
1957晴雯补裘图▲
1978黛玉葬花▲
王先生在1985年陆续画了湘云、宝钗、凤姐、李纨、迎春、元春、惜春等人物,并创作了宝琴立雪。然而,为了赶进度,他不顾早已病重的身体,日夜加班。然而,天不遂人愿,王先生于1985年7月23日不幸去世,享年73岁。
令人遗憾的是,他的作品《惜春作画》也成为了他的绝笔之作。在他作画无奈的情况下,他未能完成这幅作品,却已经先离开了人世。
1981王熙凤 平儿▲
王叔晖的一生就在画画中结束,未得尽意挥之笔端,留下了永久的遗憾!
她一生爱画杰出女性,或自挥长袖,或英姿飒爽,或才华横溢,何尝又不是画着自己?
1981琉璃世界白雪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