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别山区乡村医生的坚守

2019-09-09 15:51:19     来源:财报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为父亲光荣退休而写

今年是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父亲医务工作近50年,父亲马上就要正式退休了。我得知这个消息后感慨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陷入深深的回忆与岁月往事中。

父亲出生在1951年的大别山区的一个普通山村,祖父是一位传统手工匠人,是十里八乡人喜欢的老木匠、手艺人;祖母是一位勤劳善良朴实的农民。

那时候,农村状况非常不好,能吃饱饭都是困难和奢望。父亲是长子,兄妹五人,自然有很多家庭的责任与重担。祖父读过私塾,不仅木工手艺做的好,也非常知书达礼,爱看书,爱写字,也研究史书,他很重视子女上学,在那个艰苦的年代,硬是把父亲兄妹五人都供到高中毕业。

当时农村非常缺医少药,父亲也考虑到家境情况,加上我祖母的身体不好,父亲选择了学医,后面又到省城进修学习深造,学业结业后也有很多机会留在条件相对较好的城市工作,但是父亲毅然选择回到农村,回到大别山那片深情的土地,回到家乡,回到父老乡亲们身边,父亲做了一名乡镇医生。这一做就是近50年,这一做就到头发花白。岁月流逝,日月穿梭,父亲这一辈人也在伴随着共和国一起成长,从59年至61年的困难时期到文革十年,到后来的改革开放,再到新时代,父亲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发展与崛起。

微信图片_20190905154717

小时候总看到父亲的抽屉里面有《红旗》杂志、《毛主席语录》、《乡村医生手册》、《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本草纲目》等书刊,总是很好奇,也总是不理解红皮书扉页里面的“救死扶伤”是什么意思?

多年以后,我终于明白父亲用一生的付出都在践行毛主席的题词“救死扶伤”。

父亲医务工作的几十年是从乡村赤脚医生开始,背着一个有“国际红十字”徽章的药箱,翻山越岭,春夏秋冬,风里来雨里去,出诊接诊,真是赤脚送医送药,解决父老乡亲的病疼与疾苦,有时侯还要帮乡亲解决家庭困难与家庭矛盾。春夏秋冬,风雨兼程,不知道走过了大别山深山区的多少山路?多少田间地头?多少贫困的乡村?

70年代初,国家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建立乡镇卫生院,父亲成了建院初始的几个拓荒者。从建院时的毛草房、简易房到砖瓦房,到后面几经变迁的门诊楼、住院楼都留下了父亲的汗水和心血。可能越是艰难困苦越是坚守,也越是有了感情,也越是不愿意离开。乡镇农村和父老乡亲需要父亲这样贴心的医生,父亲这一坚守就是50年!近半个世纪光阴!

微信图片_20190905154659

医者仁心,父亲坚守农村的这五十年,农村普遍很穷,因病致贫的更多,父亲看病开处方,总是要考虑病人的实际情况和家境状况,开的都是有实用疗效的便宜药或者是尽量少用药。其实,自然医学、扶贫济困、救死扶伤在他们这一辈医务工作者的心中早已扎根与永存。

父亲医务工作几十年,救治过无数的病人,有喝农药自杀的、出车祸的、摔伤骨折的、心脑血管疾病和各种慢性疾病。特别是山区农村贫困,各种原因喝农药自杀的特别多,父亲不知道救治了多少这样的轻生者。

微信图片_20190906105101_看图王(1)

农村人淳朴、实诚,很多被父亲救治的病人康复后,无以表达内心的感谢,有的乡亲会带一包自家种的花生或几个红薯表示心意。~~~

“医德风范”、“医者仁心”、“大爱永存”是一些患者也是领导身体康复后特意赠送给父亲的墨宝,但是父亲从来不让挂出来。父亲说这是医生的职责和本职工作,这是我们医生应该做的。~

微信图片_20190905154749

过去的几十年,乡镇医生基本都是全科医生,父亲拍片透视,内科外科基本都是身兼多职。父亲尤其擅长骨科,这些年因为交通事故和农业生产活动中摔伤摔断胳膊腿的很多,父亲都竭尽全力让他们尽快康复起来。~~~

过去的几十年,父亲长年基本没有休息日,每天坐诊开处方,拍片透视,做手术,有时还要夜晚出诊,半夜给伤病患者做手术都是常态。这些年工作的辛劳,父亲的视力下降很多,长期拍片X光的辐射,父亲身体也远不如以前。

微信图片_20190905154707

岁月流逝,时光不再倒流,父亲转眼近70岁了,父亲也将在时光中渐渐老去。~

父亲将要光荣退休了,我们有很多不舍与依恋在心头。多想父亲还年轻,多想父亲还能为父老乡亲多看看病,减少他们的病痛。多想时光不老,时间倒流!~~~

为父亲光荣退休而写

己亥年初秋陈海军于北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