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产1700斤,53岁的邢德民种了15年玉米,从未见过这么高的产量,“以前亩产能爬上1千斤,就是老天保佑了。”
邢德民是西拉沐沦苏木二村村长,他所在的巴林右旗并非传统农耕区,当地土地沙化,常年干旱,2016年上半年曾经连续24天无降水。2017年开始,阿里云和京蓝科技合作,在当地试点搭建农业物联网平台,用智能化精细化的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将这片贫瘠的土地改造成塞上江南。通过土地托管,当地农民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土地带来的收入却比以往翻了一番。
地下水危机
巴林右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北部,自秦汉以降,此处便是塞外。历朝历代,农耕民族从未拓荒至此,因为这片半干旱区本就不适合农耕,附近也无大江大河,无法像宁夏平原那样引黄河水灌溉,造出一片塞北江南。
图片来自巴林右旗人民政府官网
时至今日,巴林右旗的年平均降水量也不过358毫米,而在我国,400毫米等降水线既是半湿润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也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更是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换言之,年降水量超过400毫米适合种植庄稼,年降雨量不足400毫米,只能种植牧草以游牧为生。
直到打井技术进步,地下水得以充分利用,巴林右旗才开始出现成片的水浇地,农户们种甜菜、玉米、葵花和西瓜,粮食大都卖给了国家中储粮库,外加自留一部分饲料粮,16个苏木乡镇蜕变为以牧业为主的半农半牧旗,老邢家的情况便很典型,既养着34头肥牛,也种了180亩玉米地。
过去,老邢总觉得打井取水“很痛快”——打井机“咚咚咚”,2小时打出一口40米深的井,痛快!水泵连着白色大口水管,抽出来的井水哗啦啦灌进田里,痛快!美中不足的是,抽水漫灌简单粗暴,难免冲走刚撒完的肥料,老邢估摸着,一亩地施60斤肥,真正留给农作物的恐怕不到一半。
多年抽水漫灌,外加氮肥施用过量,西拉沐沦苏木二村的土壤逐渐酸化,随着土壤结构破坏,作物营养吸收不足、缓苗迟缓、长势衰弱、产量变低、品质变差等问题随之而来。此外,当地沙质土壤适合种西瓜,可西瓜地没法抽水漫灌,因为到了膨瓜期,吸水不足会长出“小瓜”,吸水太多又容易出现“裂瓜”,无法均匀供水,就会严重影响西瓜的产量和品质。
但是所有这些问题相加,都不及另一个事实来得严酷。最近几年,老邢能察觉到地里的“土层变得越来越薄”,他和其他农户不知道的是,地下水位正在大幅下降,最严重的地区水位下降18米,这会引发地表植被衰亡,加快土地沙化,对农耕而言,这是生死存亡的问题。
一块示范田
2017年初,巴林右旗政府出资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其中12.7万亩“投建管服一体化”的田地由京蓝科技负责建设,而京蓝科技子公司京蓝云智总经理陈植炜成为该项目中物联网及智慧农业部分的负责人。
2017年4月,陈植炜带着专家从北京出发,飞机降落在内蒙古赤峰,一行人坐车颠簸了一个半小时,刚到巴林右旗政府办公处,遇上了一同来政府开会的西拉沐沦苏木二村村长老邢。
陈植炜向老邢介绍,自己带来了京蓝科技智能水肥一体化的滴灌设备,借助阿里云的物联网平台和京蓝科技的作物生育期灌溉大脑,可以搭建一个根据作物生长自动调节灌溉施肥的农业物联网平台,该平台全面监测环境条件和农作物生长状态,匹配出最节约的灌溉方案。
关于智能化精细化滴灌,陈植炜说了很多,老邢对滴灌略有耳闻,却对智能化技术没听明白几句,只是觉得既然是政府推广的好事,自己作为村长,有责无旁贷的义务,带着村民一起科学种地。于是他主动请缨,“先在我家的地上做试点吧。”
老邢家的玉米地
老邢家把玉米地的灌溉工作托管给了京蓝云智物联网,每亩地一年收40元的服务费,从此老邢只需管种管收,玉米地里插上了“水肥一体化示范田”的蓝牌子,工程师们忙进忙出,按步骤安装滴灌设备,180亩玉米地安装了15个出水栓,用了1440米90管、1600米地下管和119880米滴灌毛管。
玉米地旁,零散站着十几家农户代表,除了老邢家,巴林右旗2017年实施了4万亩水肥一体化,大家都在观望,农业物联网能否让这片土地恢复生机。
收入翻一番
有些好处倒是一目了然。老邢家的玉米地,原先一亩地从种到收要用180吨水,现在只要118吨。因为采用水肥一体化的滴灌,每亩地追肥的用肥量从60斤降到了30斤。不过,为了保护、恢复土壤,滴灌设备采用的是有助调节土壤酸碱度、改良土壤结构的新型肥料,单位成本高于传统肥料,因此总施肥成本并未降低太多。
真正让老邢大开眼界的,是当年7月的追肥期。每年7月初,玉米抽雄前的大喇叭口期是追氮肥的最佳时期,追肥后还要浇水,以利于肥料的吸收,“万一缺水,雌穗和雄穗花期不遇,就结不出玉米棒子了。”
往年7月追肥,邢德明自己忙不过来,还要雇三四个村民帮忙,浇水还好,最累的是施肥,村民们一个个猫着腰,一手提着蓝色小桶,一手抓起肥料左一把右一把地撒着,一条地垄一条地垄撒过去,累得腰快断了,一人一天最多能为15亩地施肥。
两相比较,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就太省事了,老邢眼看着京蓝云智物联网的技术人员坐在办公室里,在电脑上设定好系统参数,系统就会以每小时3-5亩的速度,一块田一块田地分批作业。
“我记得很清楚,第3天就追完肥了。”自从将玉米地托管之后,老邢再也不用凌晨5点起床下地干活,除了春种秋收还得操点心,平时他就偶尔来地里转一转。
10月玉米丰收季
种地省心省事,收入反而增加了不少。去年,老邢家180亩玉米地带来22万元收入,相比前些年翻了一倍,“亩产1700斤啊,我种了十多年的玉米,以前亩产能爬上1千斤,就是老天保佑了。”
有了物联网滴灌技术,老邢觉得自己一个人能管500亩地,可事实上他没有这么多地,于是就开始折腾酿酒厂,100斤玉米可以酿60斤40度苞谷酒,存上几年能卖2.5元一斤,相比去年玉米0.83元一斤的收购价,酿酒收入更高,更何况制酒后的酒糟还能拿来喂牛。
省出1.5个西湖
自家的玉米地试点成功了,老邢没忘记向村民推广物联网滴漏技术,“节水追肥、省事增产”这八个字,成了老邢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京蓝服务人员和技术人员在往智能施肥灌里加肥
2018年6月,陈植炜再次来到西拉沐沦苏木二村,田间地头找不到农民身影,巴林右旗的12.7万亩田地都安装上了肥水一体化的物联网滴灌设备,以往繁重的体力活已让自动化设备代劳。
老实说,西拉沐沦苏木二村的村民们,关于科学灌溉还是一知半解,好比葵花是5天浇一次水,而甜菜刚播种后的发芽期需要大量水分,待发芽后,只需在干燥时期每隔10-14天浇一次水,但有了京蓝的作物生育期灌溉大脑智能决策系统,这部分费神费心的工作也被京蓝科技与阿里云一同打造的农业物联网平台系统接管。
“精细化灌溉的前提,是准确了解作物的生长情况,及周边的环境条件。” 阿里云物联网技术专家谢士杰解释,通过对气温、光照、湿度以及蒸腾量等环境条件的长时间监测,判断环境因子和作物生长各方面的关系,形成专家决策系统,对作物生长环境精准化控制,指挥灌溉设备浇水。什么时候浇水、浇多少水都由这个智能系统来决定。
京蓝技术人员在葵花田里取样
据估算,普及肥水一体化的物联网滴灌设备后,巴林右旗一年可以节省1550万立方米的水,相当于省出1.5个西湖,当地地下水位也已停止下降。
眼下,老邢只剩下一个心结,既然浇灌可以托管,那除草撒药能不能托管,理论上当然可行,可是西拉沐沦苏木二村的6万亩田是根据土质划分等级分配给农户,一个农户拿到的土地分散在各处,大家各种各的作物,给统一管理带来了难度。
老邢希望,自己能说服村民,在每一片规划好的土地上只耕种一种农作物,再全数托管于京蓝云智物联网,这样一来,就连水肥一体的滴灌工作也不用分批进行了。
“每个农户的思想和接受程度不一样,我会努力说服大家,希望继续科学地带动大伙脱贫。”老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