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沃公益故事——“对于信息化,我如饥似渴”

2018-12-24 11:04:18     来源:财报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导语:随着教师成长计划的成长导师陆续出发,2018希沃公益行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过程中,不仅为受援学校培训了“一支带不走的优秀乡村教师队伍”,给大山孩子带去希望,也留下一个个朴实却触动人心的故事。每个故事都透着对教育的爱与执着,点点滴滴值得珍藏、回味,值得与大家分享。2018希沃公益行系列支教故事之《对于信息化,我如饥似渴》,你我一同品读。

撰稿人:希沃销售工程师凡皓 菏泽鄄城张油坊小学支援者

立冬将至,我们来到好客的山东,前往菏泽鄄城张油坊小学支教。鄄城好像一个时光机,一下让我们穿梭到二十年前的慢生活。

一路上,田野一望无际,偶尔还有山羊漫无目的地在田间小路撒欢儿。而我们前往的富春乡则是在鄄城的中南部,地图导航也没法捕捉此行的目的地。

道路边

驱车将近一个小时,我们到达了张油坊小学。王传现校长早早在门口等待我们的到来。十二位老师,几百个留守儿童,一片不大的土地,就是这所学校的全部。

学校全景

“对信息化的东西,我真的如饥似渴呀!”

走进学校,孩子们正在认真上课,我从窗外看教室,惊讶地发现老师们都在用视频展台,并且在用白板软件书写文字。

我好奇地问王校长:“老师们以前接受过培训吗?”

王校长笑着说:“设备是这几天才安装好的,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些机器。装好以后,老师们一有时间就在设备面前摸索,哪里都点一点,结果昨天上午把展台摸索出来,下午就在课堂里用起来了。”

王校长说,以前设备简陋,老师们靠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撑起整个课堂。有的孩子理解不了知识,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老师们也想提升自己,让孩子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却因地区贫穷偏僻,无法获得更好的资源和渠道。现在知道希沃来了,还带来了培训,大家都特别激动。

认真写字的孩子

听着校长的讲述,虽然还没正式和老师们见面,我就喜欢上了这个集体。

走进培训教室,黑板写着欢迎语,字体端正。桌子整洁干净,似是精心布置的。下课铃一响,老师们纷纷赶来。

“你们可算是来了!”

没想到老师们如此热情。简单的自我介绍后,立刻开始为期两小时的培训。

正式开始培训

我负责产品的基础入门培训。当我下意识谈到希沃白板是一款比PPT更具有教学针对性的软件时,一个淳朴的地方口音突然打断了我:“凡老师,啥是PPT啊?”我才意识到刚才王校长所说的话,这里的老师采用的还是最传统的纸质教学,而教学思路也是:书上有什么,老师说什么。

这时,我深深体会到,教育在这里好像被冻结了,时光还停留在从前。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我们是不是可以以此为契机,做一次“解冻”,让这里的教育跟上信息化的脚步?

认真听讲的老教师

两小时的基础培训结束,老师们还在机器前练习刚才的操作。这个时候垚舒老师问我:“凡老师,我们可不可以培训一整天啊?”此话一出,随即得到了其他老师的支持。原本老师们还需要给孩子们上课,于是大家纷纷向校长征求意见。校长说:“你们下午来培训吧,我给你们看孩子!”

认真摸索设备的老师们

下午,同行支教的乌镇植材小学陆炳康副校长给大家播放了他所在小学的介绍视频。老师们目不转睛,不停赞叹,不断追问陆校:“这是真的吗?”

陆校笑着说:“是的。这就是信息化给校园带来的改变。”

“信息化是什么,我不懂。”

“简单来说,信息化就是让我们这些高科技的东西走进校园,老师们真正地用起来,而不是摆摆样子,给孩子们带来更好的成长!”

“那陆校,我们对信息化真的如饥似渴啊!”

那个下午,在张油坊小学,一位教一年级数学的刘爱红老师,斩钉截铁地说出的这句话。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不能为了用而用!”

基于第一天的全天培训与实操,我们迎来了第二天的磨课挑战。由于舟车劳顿加水土不服,同行的陆校在来途中感冒了。我十分担心,询问他是否需要休息。陆校表示没事,然后说:“这些老师,是我这辈子见过最难得最辛勤的园丁之一,他们的认真程度让我感动。我一定要把自己掌握的技能传授给他们,让他们都用起来!”

没有想到,出发之前准备好的培训,在这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学校的老师没有电脑、信息化水平几乎为零、大屏完整备课的时间满足不了老师的实际需求。于是我设计了一种外在资源+内部工具结合的新模式。一方面,教会老师在十分钟内快速找到合适的课程资源;另一方面,教会老师们巧妙运用希沃丰富的软件体系,创建一个不一样的课堂。

磨课前,我先给老师们分组进行一次系统性的考核,回顾昨天的知识。让我惊讶的是,老师们的掌握情况非常好。我想起磨课前看到的情景:每个空教室里,都有几个老师在安静地摸索设备。

或许我们看不见的时候,他们还默默付出了许多努力。

笔试考核

磨课的第一个环节,年纪稍大腿脚不便的徐春娥老师,积极地和我们分享小学语文《大小多少》的思路。当她用希沃白板写下汉字的时候,我们看到,她的眼中泛着光。而在一周前,眼前这位老师,还是一位只会照着课本内容上课、让学生跟读的老师。

实操考核

虽然老师们掌握情况良好,我还是给大家泼了冷水:“大家想一想,徐老师在白板上写字和在黑板上写字有没有区别呢?是不是依然没有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

这个时候,老师们安静了下来,若有所思。我继续说到:“老师们,虽然我们运用这些新设备,但是不能为了用而用,不能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要真正结合学科内容,否则和我们以前上课其实没有区别呀。”

说完,我又有点担心,此番言语是否会打击到老师们的积极性?然而接下来,老师们继续进行认真的小组讨论,完全打消了我的顾虑。

看着他们认真讨论的身影,我突然发觉,在这片乡土,到五十岁还愿意学习完全没见过的新设备的人,基本都在这个教室里。我暗下决心,在接下来的培训中,要让老师们更好地掌握学科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老师们以小组为单位摸索机器

第三天,老师们用全新的体系磨课,初显成效。为了让老师和孩子们对信息化教育有更深入、直观的体验,我们直接走进了六年级教室,由陆校给孩子们上了一节示范课。

起初孩子们感到有些陌生,但是随着班级优化大师的随机抽选和加分机制,他们慢慢熟悉了课堂;再接着,视频展台的加入,让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的看着投屏的课本;分组竞争的出现,让课堂出现欢乐的笑声;大屏上圆规工具的使用,让下周才发到圆规的孩子抢先体验了一把……

看着羞涩腼腆,安静内敛的学生们变得如此积极主动,坐在两边的老师们连连点头,“原来,信息化工具还可以这么用!”公开示范课结束,老师们更加深刻地懂得“不能为了用而用”,依托这些丰富的工具体系,每个人都可以把工具用“活”!

陆校教孩子用圆规

每次上课前,都要画一扇窗户

我们的培训持续到晚上。即使是周六,课室也座无虚席。

看着一个个从陌生到熟悉的面孔,感慨万分。三天转眼过了。想起这几天与老师们朝夕相处,听了不少关于他们的故事。

同时教一年级和六年级的张海荣老师,今年已是她教书的第二十个年头。当初19岁,学完中专的她就出来找工作。由于没什么选择,加上父母不放心她外出打工,就让她留在这里当教师。

起初的工资一个月只有150元,她本身对教师一职也没有太大兴趣,但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一坚持就是三年。一开始她什么也不懂,只能自己慢慢摸索。三年后,她已广泛阅览教案书,教起了六年级数学。

岁月在张老师的脸上留下了些许的痕迹,却也让当初心中无意间埋下的种子生根发芽。从对教学的陌生、到习惯、再到喜爱,她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这期间,有些老师到大城市追求发展,离开了这个队伍,但张老师依旧留在这里。

和她一样的老师还有很多,如积极的刘爱红老师,她一直渴望出去看看,终于凭借自己的努力买了去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车票。在黄浦江边,第一次看见对岸绚烂的风景时,她不敢相信那是真实的。她用手机记录下来,回来展示给孩子们看。

从那之后,每节课,她都会在黑板上画一扇窗户。

孩子们特别喜欢她的课。因为从她的课上,他们看到了窗户外的世界。

看向太阳的孩子,心里装着梦想

“小时候,我也在农村里长大。回想当初,正是语文老师给我讲了一个《看世界》的故事,教我徒手画出祖国的轮廓图,才让我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走到今天。”刘老师看着希沃白板,眼里满是憧憬。

已经45岁,但依旧充满动力的刘爱红老师

因为爱,所以坚持;因为爱,所以渴望。我更深地体会到“如饥似渴”背后的爱与责任,也体会到我们此行沉甸甸的使命。

多少个老师的付出,才造就了今天的我们。我们也应该帮助这些默默燃烧的蜡烛,让他们照亮更多的未来。我们的设备或许能成为一扇窗口,为孩子打开世界的大门;而我们给老师带来变化,持续地、一代一代地感染这群有无限可能的孩子……

夜幕降临。

我看到,这个安静的乡村点起了星星之火。

和孩子们的合影

教师合影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