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刘泓志先生看来,出行是人们和城市最重要的一种交往方式。享受出行,就如同与这座城市进行了亲密的接触与交流,人和城市的熟悉与信任,可以从车和路的改变里创造以人为主角的幸福未来。自动驾驶应该去发展的远远不只是一项技术,更是人们和城市更加美好和谐的关系。
相信不止我一人做过这样的白日梦:学校就在家门口,可以放心大胆地睡到最后一分钟,踩着铃声进教室。据我所知,只有一位日本小同学实现过这个梦想,他仰仗机器猫的移动地图,动动手指就将学校搬到了自家旁边。私自篡改街道布局的后果,就是让出门买菜的妈妈,转眼间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对于出行的恐惧并没有因长大成人而消失,通勤的艰辛,拥堵的压力,泊车的无奈,城市对“车”的关注以及远远超出掌控着车的“人”的关注,压迫了人原本依赖车希望达到的生活质量。
通勤是影响城市宜居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图片来自网络)
身在城中,你我肩负的压力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日复一日的出行难题,即使在动身之前,想想已经让人头疼:地上堵地下挤,到哪里都车位难觅;不管马路怎么拓宽,车子依旧跑不起来。
私家车过多、乱停乱放,造成道路资源紧张(图片来自网络)
城市布局和街道设计落后也是造成拥堵、拥挤的主要问题(图片来自网络)
人们对听闻已久,不需要人来掌控的自动驾驶因而望眼欲穿,期盼同时也心存疑虑:
自动驾驶技术是否真能取代传统驾驶?
它可能会如何再一次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和生活质量?
浅析对自动驾驶技术可能带给出行方式和生活质量的正负面影响——凡事皆有两面,先说好处:首先它能有效善拥堵,共享自动驾驶能将私家小汽车的保有量降低至5%,不仅将停车占道还路于人,还会大量减少因一人一车带来的尾气污染;在终结“路怒”的同时,也杜绝了因人为误导致的交通事故。尚未解决的问题也有:遭遇恶劣天气时,雨雾尘霾会干扰到雷达传感器和摄像头;黑客入侵的威胁;公路基础设施太落后不行,必须清晰度高且频谱稳定。不过,在你浏览这篇文章的同时,自动驾驶技术也在一刻不停地向成熟迈进;只可惜技术完善不是成功的唯一要素,任何新事物要想落地生根都离不开外部环境的积极响应。
目光可及的未来,车辆将变得更加“聪明”(图片来自网络)
作为一名城市规划设计师,刘泓志先生比别人更早关注自动驾驶,试图从城市的角度去解读这项技术。他深知现有街道布局的承受度和应变力,要想让自动驾驶汽车融入日常生活,绝不是驶出了实验场,便在城中穿行那么简单。首例Uber无人驾驶汽车撞伤行人致死案例,激发了舆论对安全的忧虑。的确,现实路况很复杂且伴有突发状况,当一名行人要横穿马路时,司机可以在一瞥之间判断对方的肢体语言,决定是否需要刹车,但是依靠技术判断路况的自动驾驶汽车则需要仰赖更多的场景模拟以及大数据分析才能做到准确分辨。在刘泓志先生看来,任何新事物的成功都离不开环境条件,如同传统交通概念上的汽车离不开道路。着眼人本质量的提升与城市治理方式的创新,为更好地统观未来,刘泓志先生预见自动驾驶时代的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已进入以车为主的1.0阶段,着重让车更智慧。应该说,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安全,在这一阶段如何提升技术,证明自动驾驶比人类驾驶更安全才是关键。
1.0时代的自动驾驶汽车已上路测试(图片来自网络)
紧随其后的,是引导自动驾驶进入车路协同的2.0阶段,要让街道也智慧起来,车和街道应该旗鼓相当。自动驾驶在这个阶段必须寻找公私部门之间,和车路之间相互辅助的技术出路。
街道将被重新规划以应对自动驾驶汽车行驶需求(图片来自网络)
刘泓志先生认为在2.0车路协同时期,自动驾驶汽车将驶入公开路面,在现实的大街小巷中穿行,车与路在接触中相互了解,相互影响;高智能的汽车自然要有更聪明的街道相匹配。这里所说的协同,是指正视汽车与街道之间的磨合,甚至摩擦,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在深入洞察公共需求和个体需求的基础上,才能协调好车、路、人三方,实现更理想的出行方式。
合理规划道路资源,让交通更高效(图片来自网络)
对于此阶段街道布局的调整,刘泓志先生强调了 “细枝末节”的重要意义:不要小视最后一公里接驳,共享自动驾驶如能实现门到门的出行服务,免除这一公里的尴尬,才是真正提升了市民的出行质量。此外,私家车数量的锐减必将释放出大量的停车空间,在新增公共空间的规划上也要“细”。他建议打破传统大型绿地的常规思路,以开放式的城市公园,口袋公园,线形绿地公园等为市民带来各种尺度,形式与质地的公共空间,鼓励人们选择骑车或步行,多样化的出行方式可有效降低城中拥堵。
车路协同,即自动驾驶汽车与城市街道相识相知的过程(图片来自网络)
预想车路合一的3.0阶段,未来将重新定义什么是“车”,什么是“路”。强调车与路有机结合成为动态的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公私部门整合的城市治理模式,车是载客工具,也是城市运营的标兵及城市大脑的巡游细胞,在满足出行服务之外,积极完成城市服务、场所、检测、采集、安全、景观等的创新功能的载体,为自动驾驶带来技术革命外的城市空间革命与生活模式革命这种未来价值。
智能充电道路通过无线技术,实现车辆在行驶中充电,保障联网和自动驾驶汽车无惧远程。届时,汽车互联技术将确保交通系统,道路,基础设施和智能设备互联,及时处理大量数据,从而保障汽车实时响应外界的变化,有效避免多种潜在危险,如意外刹车,闯红灯,突发拥堵等。展望这一阶段,刘泓志先生指出这是自动驾驶的黄金时代,将有更多公共空间得到释放,更多智能型建筑涌现,发生变革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出行方式,而是全方位的生活模式。
在未来,车辆的互联将助力交通系统、道路、基础设施和智能设备互联(图片来自网络)
在刘泓志先生看来,出行是人们和城市最重要的一种交往方式。享受出行,就如同与这座城市进行了亲密的接触与交流,人和城市的熟悉与信任,可以从车和路的改变里创造以人为主角的幸福未来。自动驾驶应该去发展的远远不只是一项技术,更是人们和城市更加美好和谐的关系。
自动驾驶3.0时代的到来——因享受出行而爱上一座城市(图片来自网络)
基于此,刘泓志先生认为,通过影响与参与自动驾驶的技术发展方向,能够有效整合并进化我们的城市基础设施,让自动驾驶使车路合一成为可能,让出行成为值得享受的生活体验,具有积极的未来意义。将自动驾驶时代划分为三个阶段开展,为提升生活质量来提升技术质量的方式看似繁琐,其实各阶段使命明确,只有逐一实现,才能保障这个全新事物的软着陆。正如刘泓志先生所说“这个过程是必须的”,我们的城市需要时间来消化、思索,然后做出调整。出行体验关系到市民的幸福感,而出行质量决定了一座城市的宜居质量。三步开展的方式似乎道出了这座城市的心声:在重大变革面前,让我们更从容一些,用城市生活艺术来拥抱自动驾驶技术,用提升技术质量推动生活质量的提高。